1月23日,据深交所消息,为了反映创业板中蓝筹特色较为鲜明,以及成长性较为突出的两类股票的整体表现,丰富指数化投资标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当日发布创业板低波蓝筹指数和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 “几个宽基ETF都被那些头部公司抢先发了,剩下的我们今年还怎么玩,哪还有什么流动性,目前市场只认可那些头部的ETF。”华南某中型公募相关人士近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抱怨道。 ETF基金是2018年“吸金利器”,但据记者统计,资金主要流入了华夏、南方、易方达、华安基金等头部公司旗下的ETF(以下均为股票型ETF),有19只产品份额在去年翻番,超九成来自头部。反观中小型基金公司,ETF基金令人喜忧参半,有的规模不增反减。 2019年ETF新产品整装待发,有的属于头部公司,有的属于从未发行此类产品的公司,ETF市场的激烈交锋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头部公司继续垄断 当传统货币基金新发数量为零,保本、分级等基金受新规要求走向消亡后,ETF成为2018年度基金规模大赢家,并将这场令人瞩目的大火状态延续至2019年。 虽然ETF份额自2019年初以来稍显减弱,但依旧有大量资金涌入。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ETF基金场内交易额已经突破千亿元。特别是华夏上证50ETF以244亿元的交易额遥遥领先,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的年内成交额均已突破100亿元,反映出各路资金对宽基指数的持续追踪。 据记者统计,份额排名前十的ETF中有8只来自头部公司。目前,后来居上的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坐上份额第一的宝座;华安创业板50ETF则凭借过去一年迅猛的增速,排在份额第二;稳扎稳打的华夏上证50ETF份额紧随其后,位列第三。若是按照最新基金净值计算,当前资金规模最大的ETF当属华夏上证50ETF。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ETF场内总份额合计2099.57亿份,总规模合计3219.52亿元。 谈及ETF在2018年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孙伟表示,首先,2018年市场表现较弱,各行业估值普遍处在低位。从长期角度来看,ETF具备较大吸引力与投资价值:低费率、交易便利;跟踪误差低;盘口双边报价,提供充足流动性;投资策略多,应用场景丰富。其次,在2018年不少上市公司出现“爆雷”情况,指数基金的分散属性,有助于规避“雷”股风险。 恒丰泰石董事总经理韩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与国际上的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指数投资才刚刚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相信2019年ETF依然会继续超预期发展。” 宽基ETF市场分化加剧 ETF的市场交锋已经愈演愈烈,分化现象明显加剧。 据了解,深交所联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推出的创业板低波蓝筹指数和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系应华夏基金旗下产品需求而编制。 头部公司仍在瓜分流入市场的资金,剩下的残羹冷汁已经不够其他中小型公司扩容,而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追踪宽基指数的ETF上。对比最高与最低份额来看,差距高达200亿份。 实际上,这或许与基金公司的布局有关。比如,华夏上证50ETF以绝对实力几乎横扫了市场其他上证50ETF的扩容空间,其余5只上证50ETF总份额加起来仅4.17亿份,还不足其一个零头。 创业板指方面,华安创业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你追我赶,各有千秋。在市场成交额方面,易方达创业板ETF更加灵活;而在份额增长幅度方面,华安创业板50ETF更胜一筹。但随着华夏基金两只定制指数的加入,上述两家公司是否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除了跟踪创业板指的ETF市场竞争激烈,中证500ETF场内份额呈现三足鼎立局面,南方中证500ETF、广发中证500ETF、华夏中证500ETF分别以77.94亿份、28.13亿份、11.65亿份占据前三,其余8家公司旗下ETF份额最高仅为4亿份。在市场交易活跃度方面,广发中证500ETF远不如南方中证500ETF和华夏中证500ETF。 韩玮认为,虽然头部公司占据了几个宽基ETF的主要市场份额,但是ETF的管理成本与国际市场相比还有很大下调空间,指数跟踪的精度和基于中国市场特色的价值主动创造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其余公司发行ETF新产品无论是产品设计方面还是投资管理方面,都大有可为。 盈米基金分析师陈思贤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TF作为可在场内交易的指数基金,投资者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分别为跟踪误差、流动性和管理费率。“作为小型基金公司,要介入存量ETF市场,由于规模不占优势,需要在跟踪误差和管理费率上发力,或者避开那些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跟踪标的,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等。”陈思贤表示。 长期配置资金带来机会 2018年对ETF基金来说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股票市场的大幅调整,给了股票型ETF规模大幅增长的机会。那么,规模增长的背后是否真有那么多户数投资者在购买ETF? 从2018年半年报可以看出,ETF持有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其中,大部分ETF份额都偏小,且持有人一半以上为机构甚至一家机构。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146只股票型ETF中有80只份额不足2亿份,其中有69只披露了去年年中持有人结构比例,超六成的投资者为机构。 但有公募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18年大力买入ETF的投资者主要为散户,其次才是机构投资者,否则ETF不会有那么大的流动性。 既然流动性和份额成为困扰大部分ETF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依然有多家机构向记者表示会布局ETF产品。那么,赶在今年上报并发行ETF的基金公司一般出于何种原因? 韩玮表示,选择在今年第一次发行ETF的公司,其主要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养老目标基金和FOF的资产配置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ETF得到市场越来越高的认可、重视和追捧。 陈思贤也认为,FOF、养老目标基金、北上资金等长期配置资金的流入,都将推动作为优质资产配置原料的ETF扩容。另外,目前国内ETF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会促使基金公司向更多投资领域探索,未来ETF的投资范围将更加广泛。 “参照美国市场经验,低费率、卖组合应该是未来的主流竞争方式。”北京一家公募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