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原创】财政部窗口指导地方债投标利率下调 一级市场火爆行情开始降温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财联社记者李博雅            发布时间:2019-01-29 16:42:10
  【财联社】(记者 李博雅)2019年1月下旬以来,地方政府债密集发行,投标倍数平均在40倍左右,历史罕见。而地方债的供给也在提速,截至1月28日,2019年共发行1854.57亿元地方债,而1月地方债披露的计划发行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

  地方债供需两旺源自其收益率吸引力较好,2018年有媒体报道,中国财政部为了提升地方债的吸引力,针对地方债发行利率做出指导,要求地方债承销商投标利率较相同期限国债前五日均值至少上浮40个基点(BP)。

  伴随着2019年央行降息,流动性转宽,地方债的投资价值凸显,地方债持续受捧。在此背景下,1月29日,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部分机构接到财政部通知,将地方政府债投标区间确定为基准加25-40bp,较上次窗口指导明显下调。

  在随后的多只地方债发行结果中便得以体现。江西3、5、7、10年期地方债中标利率分别为2.99%、3.19%、3.32%、3.38%,较下限上浮25bp,投标倍数分别为37.67、34.44、28.45、30.36,3年期专项地方债中标利率2.99%,投标倍数29.42。

  湖北10年期一般地方债中标利率3.38%,较下限上浮25bp,投标倍数24.33。

  中信建投黄文涛团队表示,地方债发行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后续偿债压力,预计后续各省地方债发行利率重回分化状态,但参照25BP作为发行上限的省份或占多数。

  利率下调削弱地方债优势,投资者热情大减

  今日,不到30倍的投标倍数,较前几日50倍左右动辄70多倍的投标倍数明显下滑。

  “若不考虑流动性问题,只要地方债高于国债30bp,银行就有的赚,更偏向买地方债。”某证券研究所债券研究员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的确,商业银行是地方政府债投资的主力,申万宏源证券固收团队根据2017年末存量地方政府债数据统计,商业银行占据了地方政府债存量的87%,其次为非金融机构12%。

  地方政府债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点虽与国债相同。但是银行对于国债国开债,风险资产计提系数为0%,但是对于地方政府债风险资产计提系数为20%。申万宏源证券固收团队认为,这意味着对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会需要额外的资本,因而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因此,建议对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用20%的风险资本计提系数*10.5%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14%银行资本利润率≈30 bp,来衡量机会成本。

  但国债可以随时买卖,一年换手率百分之两百多,而地方债不到5%。据上述研究员分析,如果考虑流动性问题,流动性溢价补12bp左右,加上25-30的风险准备的溢价,理论上, 高于国债40bp以上比较合算。

  中信建投黄文涛团队对此表示,发行利率下调,地方债价格优势削弱,有助于债市回归平衡。虽然地方债发行火爆,但近期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却持续上行,地方债挤出效应已有所体现。因此,在资产荒格局下,随着地方债价格洼地被逐渐填平,或对其他无风险利率资产带来溢出,带动整体无风险利率下行。

  收益率、信用利差均处历史相对低位,地方债投资仍有价值

  目前利率下行速度的过快,市场普遍预期已经没有向下空间了。上述研究员表示,而信用利差却处于历史低位,但与此同时市场预期2019年信用风险不会比2018年小,毕竟开年就几个上市公司违约。所以寻找超额收益将成为主导未来债市走向的重要逻辑,像地方债这种对于银行仍有一定吸引力。倘若明年流动性紧张,银行可能要遭殃了。

  国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若宽信用见效,或者外部压力变大导致资金面开始收紧,资产荒抢购地方债的情况可能会终结。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地方政府债火爆行情与信用债违约频发的冰火两重天局面体现了市场风险偏好低迷下的资产荒。资产荒背景下,即便在地方政府债供给压力下,其较高的相对利差水平和低风险特点仍然会受到市场配置力量的青睐。

  节前地方债火爆发行,缓和了市场对宽财政下地方债供给加量的担忧。中信建投黄文涛团队认为,2018年从年初“负债荒”快速过渡到年末“资产荒”,利率传导机制不畅,本质上反映出经济的低利率弹性。地方债发行利率下调有利于缓和债市供求矛盾,在高收益资产比较稀缺的背景下,地方债投资仍具有一定价值。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