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诚药业(002675.SZ)仍在加码构筑核医药产品版图。 东诚药业成立于1998年,原本主营原料药生产,2012年上市。上市之后,经营业绩欠佳,转型似成必然。 从2013年开始,东诚药业大肆并购。截至2017年,其已完成对大洋制药、云克药业及迪安诊断等多家公司收购,交易价格合计约为34亿元。 借助并购,东诚药业实现了经营业绩大幅提振。2018年,其实现净利润2.80亿元,是2015年的3.12倍。 不过,高溢价并购也为东诚药业带来了26.98亿元商誉。目前来看,上述并购标的均兑现了承诺的业绩,但不乏踩线达标现象,巨额商誉存在减值风险。 备受关注的是,借助上述并购,东诚药业在核医药领域进行了大范围布局,产品版图不断扩大,覆盖国内及韩国等境外,处于核医药领域领先地位。 根据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近年来,东诚药业在核医药领域的布局投入已超过30亿元。 声称要成为核医药领域阿里的东诚药业能否如愿还是未知数。二级市场上,虽然其股价近期有不小涨幅,但已较2015年高峰时跌逾过半。 34亿并购带来27亿商誉 东城药业借助并购实现了经营业绩高增长。 春节前夕,东诚药业率先披露的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3亿元,同比增长46.20%,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62.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9亿元,增幅为65.41%。 不仅仅是2018年,2016年以来,东诚药业的业绩数据都算漂亮。2016年、2017年,其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7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5.92%、31.83%。同期,其营业收入也实现了平均约40%增速。 亮丽业绩源自东诚药业的大举并购。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5月25日,东诚药业登陆A股,公司主营原料药,主导产品主要包括肝素钠以及硫酸软骨素。上市之后,受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原料药营业收入增长不明显,盈利能力不稳定。 面对萎靡不振的业绩,东诚药业选择通过并购突围。2013年,公司出资1.67亿元收购大洋制药80%股权,试水扩张。 真正大举并购始于2015年。从2015年至2017年,东诚药业先后将云克药业52.11%股权、GMS(BVI)100%股权、中泰生物70%股权、益泰医药83.50%股权、安迪科100%股权等收入囊中,交易价格接近34亿元。系列并购完成后,公司主营由原料药拓展至制剂及核医药相关产品。 上述并购主要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及二者相结合方式实施。因此,2015年至去年10月,东诚药业实施了6次定增,其中3次发行股份、3次配套募资。 上述并购标的为其贡献了不菲业绩。2018年,云克药业、安迪科分别实现净利润1.66亿元、1亿元。二者合计贡献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的95%。 值得关注的是,收购过程中的频频高溢价给公司带来了26.98亿元的商誉。如标的云克药业、中泰生物、安迪科三家公司的溢价率分别达到6倍、16倍、4.45倍。 截至去年底,东诚药业总资产69.67亿元,其商誉占比达38.73%。目前来看,并购标的均兑现了承诺的业绩。但巨额商誉压顶,一旦某一标的业绩爽约,或者盈利能力、产生的现金流大幅下降,将面临商誉减值。 逾30亿赌核医药领域 除了27亿元商誉压顶外,东诚药业还存在豪赌核医药领域风险。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系列并购中,大部分标的属于核医药领域资产。截至目前,东诚药业旗下以云克药业为核素治疗药物平台、安迪科为核素药物诊断平台,益泰医药为核素药物研发平台,GMS和安迪科为核素药物配送平台。公司完成了在核医学领域的诊断+治疗药物产品布局,形成了研发、生产、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今年,东诚药业继续加码布局核医药产业。今年初,公司曾宣布拟收购广东回旋、湖南回旋、昆明回旋、四川回旋股权,将分别在广东、湖南、云南和四川快速各新增一个核药中心。同时,公司还参股广东高尚医学影像。目前,公司尚未公布此次收购的交易价格。 除了上述收购外,东诚药业还在不断加码。昨日早间,公司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除了4亿元用于股份回购、2.4亿元偿还并购贷款外,剩下的1.6亿元用于核药中心新建和扩建项目。据公司公告,该项目总投资2.27亿元。 综上所述,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东诚药业投入核医药领域的资金超过30亿元。此外,公司还牵手韩国DCB公司,由安迪科作为独家经销商,取得DCB专利权下规定的权利及相关数据,进而在中国开展协议许可产品“[18F]氟丙基甲酯基托烷注射液”的开发、注册、制造和销售。DCB是韩国最大的放射药物公司,主攻肿瘤学和神经学领域。 东诚药业曾公开表示,已将核医药作为未来10年战略重点,公司要成为核医药领域的阿里巴巴。 不过,二级市场对东诚药业豪赌核医药领域似乎并不十分看好。2015年,在公司大举并购布局核医药领域时,其股价最高窜至71.80元,去年10月22日,其股价最低只有6.90元。近日有所回升,昨日收报10.18元。后复权价计算,昨日收盘价较2015年巅峰价,跌幅达56.69%。 此外,随着大举布局,东诚药业的固定资产也将大幅增长,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增多情况下,其盈利能力将受到冲击。同时,公司期间费用也将快速增长,进而吞噬利润。去年,其销售费用为5.74亿元,同比增长72.21%,远远超过同期营业收入增幅。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