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黄聪)北汽蓝谷(600733.SH)昨日晚间公告,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于近日收到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补助资金10.54亿元。然而,收到巨额补贴的北汽蓝谷,进入2019年后,产量“接近停产”,销量“拦腰斩”。 1月产量仅142辆大降98% 去年9月27日,北汽新能源借壳SST前锋实现上市,证券简称更名为北汽蓝谷。今年北汽开局不利,北汽蓝谷1月产销快报显示,1月产量只有142辆,同比大跌98.17%,环比下滑98.7%,生产几近停滞;销量4512辆,同比下滑43.66%,环比下滑85%。 产销纷纷大幅下滑,北汽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18年北汽蓝谷累计销量高达15.8万辆,同比增长53.11%,被誉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黑马”。 对于销量大幅下滑,北汽蓝谷解释称,公告中所提到的产量数据未包括北汽新能源与北汽股份联合开发、委托北汽股份生产的共平台车型。由于产量统计需要按照生产资质计划,而销量按照北汽新能源销售车型的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因而产销数据存在着较大差异。 同为新能源汽车龙头的比亚迪1月的产销成绩则十分亮眼。2月14日,比亚迪发布2019年1月销量快报。快报显示,在2019年第一个月,比亚迪实现新车销售4.39万辆,同比上升3.7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7万辆,累计同比上涨了291.11%。 实际上,比亚迪新能源车在去年就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年12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达到4.67万辆。 2018年预盈1.3亿至1.5亿 2月1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北汽蓝谷董事、经理郑刚,由于身体原因主动提出离职申请,已正式获得批准。其职将由北汽集团新能源管理部副部长马仿列接任。 郑刚的离开,让北汽蓝谷痛失大将。不过,北汽集团表示,郑刚的离职不会影响北汽新能源现有的战略和运营。 1月31日,北汽蓝谷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公司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比2017年度增加1.3亿元到1.5亿元。 凭借这个业绩预增公告,北汽蓝谷成为目前为止披露2018年业绩预告的五家业绩预增的车企之一,其余11家车企均预减或预亏。 5家预增的车企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城汽车、一汽夏利和北汽蓝谷。 但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蓝谷2018年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2018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比2017年度增加所致,影响金额为7.7亿元。而其他四家预增的汽车企业盈利的增长,也与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与补贴的增加有关。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