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无小事。 会见的地点,时间的长短,乃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有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号。 2月22日下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再次会见了来美磋商的刘鹤副总理。 算起来,这也是一年之内,他第三次会见刘鹤了。社交媒体上,一些照片传得很广,刘鹤大笑,总体气氛很不错。 新华社随后发了消息稿,总共五段话。白宫这次会见,应该是特意对记者们开放,所以美国媒体也有详细报道。 综合各路信息,这一轮中美磋商,应该说出现了新的情况,也改变了不少人的行程安排。 在牛弹琴(bullpiano)看来,至少三个细节吧,真的是信息量很大。 细节一,本轮磋商延长了两天。 本来,中美双方都事先明确:这第七轮中美高级别磋商,时间是两天,即2月21日和22日。 牛弹琴了解到,很多中方官员,本来都已定好回程机票,搭乘23日的国航航班回北京。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新情况出现了!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特朗普在会见刘鹤时,有一句话这样说: 本轮高级别磋商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为此,双方已决定将本轮磋商延长两天。 以前六轮磋商,基本都是两天时间,但最新这一轮,一下延长成四天。 前所未有! 说明了什么? 很明确:这应该是一个积极信号。 接着谈,那就说明有的谈;有的谈,那就说明有重大进展。 特朗普也明确说了: 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磋商取得更多成果。我相信双方将最终达成一个有意义、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刘鹤副总理也表示: 两天来,两国经贸团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谈判,在贸易平衡、农业、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双方将加倍努力,抓紧磋商,完成好两国元首赋予的重大职责。 请注意关键词:富有成效、积极进展、加倍努力、抓紧磋商…… 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双方团队的情绪都比较乐观。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次磋商,已经进入最后文本阶段,需要时间来敲定。延长两天,双方都是奔着最终的积极成果去的。 于是,也就有了这一次破天荒的“第七轮+”磋商;或者说,“加班赶工期”。 细节二,白宫里的一个意外插曲。 这个细节,非常戏剧性,也是美国媒体都捕捉到的一个新闻点。 按照国际惯例,考虑到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很多贸易协定会以谅解备忘录(MOUs)的协议出现。 在白宫,莱特希泽特意做了一番解释,认为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其实就是一个“Contract”。 Contract,翻译过来,就是合同、协议的意思。 但特朗普当即表示:我不同意。 特朗普随后接着说:对我来说,谅解备忘录不是个事,这不是我想要的最后协议…… 看到特朗普这样表态,用美国媒体的话说,莱特希泽立刻转换话语说: 那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使用备忘录这个概念,我们就说贸易协定吧,其实仍旧是同样的文件,但被称作贸易协定…… 这个细节,怎么看呢? 至少说明一点,用一位朋友的话说:特朗普对中美达成协议,真的非常在意,高度重视,特别期待…… 特朗普,你也真挺有个性的。 但从积极角度看,只要有诚意,那就真不是坏事;如果就是一个名称的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 细节三,中美元首外交的决定性作用。 这次白宫会见,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中美国家元首的密切关系。 这是中美外交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特朗普告诉刘鹤副总理: 我同习近平主席有着密切而强有力的关系。美中关系极其重要,当前两国关系十分良好。本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为此,双方已决定将本轮磋商延长两天。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磋商取得更多成果。我相信双方将最终达成一个有意义、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我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同习近平主席会晤,共同见证美中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时刻。 其中,本轮磋商延长两天,达成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这些前面都说了。 最主要的,则是特朗普最后这一句话:我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同习近平主席会晤,共同见证美中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时刻。 事件:中美领导人将再次会面。 时间:不久的将来,应该不会太远。 意义:届时见证两国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时刻。 毫无疑问,中美关系将因此翻开新的一页。 回顾过去一年中美关系,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去年12月1日的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 这次重要会晤,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避免了中美经贸谈判的完全脱轨,也为一度陷入僵局的双方团队指明了新的方向。 接下来,将是历史性的新会晤了,这毫无疑问将创造新的历史。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肯定是别有一番感慨。 一度惊心动魄,转而又柳暗花明,当然,前面肯定还会有挑战,中国一刻大意不得。 对中美团队来说,现在无疑是最艰苦的时候。 最后阶段,意味着最棘手最艰巨的任务。最后的成果,不管是称作协议还是备忘录,都必然触及很多实质性内容,双方必定会字斟句酌,反复拉锯,据理力争。 别看磋商、会见气氛都很好,但合作是有原则的,国家利益更是至上,谈判桌上,双方肯定都是寸步不让,甚至经常通宵达旦。 而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次挑战,对中国来说,何尝不是第二次入世呢? 美方提出的一些结构性诉求,乍一看似乎咄咄逼人,但仔细想想,很多又何尝不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正要做的? 没有入世,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这次挑战,中国就不可能这么深刻认识到自己短板;没有因此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 这就是化危为机,历史也将会给出明确的答案。 当然,对中方团队来说,现在最需要的,还是要淡定,要养精蓄锐,美国人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关键也更激烈的两天谈判就要开始了…… 越是这个时候,对方越容易在要价上做文章,还真急不得。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