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李拥军)近日,控股子公司北京浩搏意向招募重整人的一纸公告,再次显露华天酒店(000428.SZ)经营的萧索。浩博不是华天酒店身上唯一的伤疤,业绩快报显示,华天酒店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预计为-49000万元至-35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421.21%-549.70%。 3月5日华天酒店以3.07元收盘,仅为2015年非公开发行价5.51元的56%。这意味着,湖南资本圈大佬向军耗资16.53亿元参与华天酒店“混改”,市值目前仅剩约9亿,浮亏近半。 “吃螃蟹者”变身“吐槽者” 2014年底,老牌湘股华天酒店率先宣布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抛出的方案为非公开发行3亿股,发行价5.51元/股。计划募资16.53亿元,用于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张家界项目建设。 向军2015年旗下公司湖南华信恒源股权投资企业(下称“华信恒源”)作为唯一的参与方,认购了此轮定增的全部3亿股,一举成为华天酒店第二大股东,拥有29.44%的股权。这一持股比例仅比第一大股东华天集团的32.48%差3%左右。 作为湘股“混改”首个“吃螃蟹者”,华信恒源实际控制人向军在湖南资本市场早有名声,与华天酒店时任董事长陈纪明亦相识多年。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2年,两人就共同参加过博鳌论坛的一场活动。 当时湖南资本市场人士就猜测,向军愿意拿出16亿参与定增且锁定3年,后续应该会有相应动作,或将推动华天酒店“老树发新枝”,改善治理结构和产业布局,提振业绩。 向军或许很快发现,螃蟹没那么好吃。老牌国企的思维定势,时任掌舵人的强势,新进的二股东开始明白,话语权有限。 入股一年多之后,在2016年9月的股东大会上,华信恒源方面的代表左向红公开吐槽作为二股东和长期战略投资者“有力使不上”。左向红表示,华信恒源对华天酒店运作的思路,核心就是“产融结合”,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形成酒店+投资“双轮”驱动。但实际运作中得不到积极回应,推动困难。 令华信恒源方面尤为不满的是,作为转型重要抓手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规模一再缩水,从最初确定的投资10亿元变成最终的1000万元。 左向红并说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摈弃老国企的思维,规范制度照章办事,不能让掏了真金白银的二股东有局外人感觉。不过时任董事长陈纪明则在会上回应称混改已经到位,和二股东合作顺畅。 二股东强话语权或增强 让二股东担心的,还有华天酒店的业绩。事实上,华天酒店扣非后净利润连续多年为负,近年来主要依靠出售资产和获取补贴维持报表,避免披星戴帽。 2017年初,湖南省国资委对所属国企进行了一波人事调整,执掌华天酒店多年的原董事长陈纪明被交流到南岭民爆任董事长。2017年4月,曾任岳阳林纸总经理的蒋利亚成为华天酒店新任董事长。 2017年5月,包括董事吴莉萍、财务总监夏建春、副总经理唐元炽、钟巧萍、贺毅在内多位高管相继离职。2018年,人事震荡还在继续,当年又有多位高管离职。 主帅更换,高管调整或许给了华信恒源机会。2018年12月24日,华天酒店公告聘任任晓波为常务副总经理。履历显示,任晓波是向军的老部下,跟随向军多年。 民企参与国企的“混改”,如何保证投资方的话语权一直是业界和学界的关心所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表示,民企参与“混改”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股东方面“信息对称,决策流程清晰”。 如今华信恒源入股承诺的3年锁定期已过,面对浮亏局面,如何谋划后续发展?3月4日,财联社记者就此联系华信恒源左向红,他建议记者去问上市公司。 同日,华天酒店方面人士知悉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表示其“正在开会,稍后会回复”。截至发稿,记者并没有接到其来电。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