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中消协:消费者对保健品不满意突出,经营者信用缺失依然严峻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19-03-15 14:40:05
  中消协15日发布的《信用消费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59.7%的受访者对当前消费环境表示比较或非常放心。这说明当前的消费环境远未能达到能够让绝大多数消费者“放心消费”的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消协每年都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开展相关消费者问卷调查活动,为年度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今年主题为“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同时,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经营者信用缺失现状依然严峻,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调查显示,“品质不如意”是受访者对商品/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此外,“产品信息不真实”(30%)、“商家信誉差”(21.1%)、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19.6%)等“信用缺陷”也是受访者对消费商品和服务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相比服务领域,受访者对商品类消费的不满意率整体更高。对保健品类产品的不满意率达到28.6%,在各类消费商品和服务中最为突出;对医疗类商品(19.8%)和医疗服务(14.7%)的不满意率分别在商品类和服务类消费中排名第二和第四。

  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前线上消费的失信或违法情况较线下实体店消费更加多发。其中,受访者认为“夸大宣传,实际效果与宣传内容不符”和“促销活动中假降价”是线上线下消费均普遍突出的失信或违法行为。“低价诱导消费”、“产品/服务信息不透明”等,也是线上线下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信或违法行为。

  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信用”对于放心消费的重要性,在自身日常消费行为中努力维护个人信用,但由于我国信用约束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于严重失信经营者的惩戒还不够,一些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表现得比较突出,还无法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

  中消协建议,强化立法与监管,为信用消费体系建设保驾护航。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各类消费者反映集中的失信及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关注网络消费、保健品消费、金融消费等失信和违规行为多发的消费领域。此外,积极探索信用建设社会共建共享机制,督促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强化“黑名单”公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