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原创】全通教育商誉“翻船” 吴晓波的巴九灵能如愿上市吗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黄一灵财联社            发布时间:2019-03-18 08:52:16
  【财联社】(研究员 黄一灵)2018年预计商誉减值6.43亿元的全通教育又要“买买买”了。

  3月17日晚间,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同时募集配套资金购买杭州巴九灵96%股权。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过,交易的具体金额以及股票发行的数量仍为公布。

  收购标的股权方面,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系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12.81%,其妻子邵冰冰持股比例12.81%。

  此外,公司其他股东方面,蓝彩投资系邵冰冰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有限合伙企业,白匠投资系邵冰冰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高管持股平台,楼江系邵冰冰亲属;吴晓波、邵冰冰为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蓝彩投资、百匠投资和楼江系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上市公司皖新传媒还持股14.90%。

  如果收购成功,这将是吴晓波第二次将资产出售给上市公司。2014年,皖新传媒曾以1.57亿入主蓝狮子,持股比例为45%。资料显示,蓝狮子前实控人为吴晓波,皖新传媒入主后,吴晓波便成为蓝狮子第二大股东,截至目前,持股比例为27.51%。

  巴九灵曾欲IPO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巴九灵的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除演出及演出中介),增值电信业务,市场调查,企业管理咨询,承办会展,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广告(除网络广告发布),图文设计、制作(除制版),企业管理培训;食品经营;出版物零售;批发、零售:办公用品,电子产品(除专控),工艺美术品(象牙及其制品、文物除外),日用百货,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服务等。

  财联社搜索发现,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握有“吴晓波频道”、“大头投融会”、“巴九灵新媒体”、“美好的店”等48个已注册商标,旗下有“吴晓波频道、新匠人新消费、158Lab、思想食堂订阅号和企投会”5个微信公众订阅号和一个名为“吴晓波会员中心”的服务号。

  其中最为投资者所熟知的公众号便是“吴晓波频道”,其官方简介称,该自媒体汇聚了300多万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的新中产。

  一般来说,订阅号是主要流量来源,用户在订阅号菜单购买付费内容后便直接关注服务号,服务号负责售后等。

  截至目前,吴晓波频道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广告、内容付费、新媒体电商、社群经济等,产品有“听见吴晓波”音频、“新匠人加速计划”、“企投会”等。    图片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指尖墨痕

  与此同时,吴晓波频道也与冯仑风马牛、秦朔朋友圈、酒业家、德科地产等自媒体公众号组成自媒体矩阵,用户总数量超过千万。

  不难看出,虽然自媒体只是巴九灵的业务之一,但自媒体对其盈利模式的展开具有相当大的引流作用。自媒体平台让巴九灵积累到大量垂直领域粉丝,随后巴九灵便通以此为基础过广告、内容付费、电商、社群等方式变现。

  对于自媒体,A股似乎并不欢迎。

  瀚叶股份、利欧股份、骅威文化等三家上市公司曾发布高价收购自媒体的计划,但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于2018年下半年停止了收购。

  唯一成功的目前只有星期六了。此前,星期六拟17.88亿元收购遥望网络89.4%股权,遥望网络手握覆盖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等矩阵的千万级流量资源,2018年12月6日,该并购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有业内人士表示,遥望网络的成功归因于其把自身包装成为广告营销公司,而非自媒体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时报报道称,杭州巴九灵全资子公司上海巴九灵曾欲冲刺IPO。

  2017年1月,上海巴九灵获得1.6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20亿元。当时,证券时报记者向吴晓波提出“后续是否有B轮融资和IPO打算”的问题,吴晓波答道:“短期内没有下一轮融资的打算,后续会考虑IPO或者并购吧。”

  显然的是,在IPO和并购之间,吴晓波如今选择了并购,但巴九灵会有遥望网络那样的好运吗?

  全通教育商誉翻船

  巴九灵股东阵容星光熠熠,全通教育在A股也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女同学。

  2014年1月21日,全通教育在创业板上市。当时,次新股是A股炒作氛围的“心头好”,凭借“次新+热门题材(在线教育)+小盘股”,全通教育成为热门妖股,股价于2015年5月13日攀升至467.57元/股(不复权),股价力压茅台,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一地爆炒后,全通教育股价不可避免迎来回落,低迷至今。    业务方面,上市以来,全通教育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投资收购之路。至今,其已先后完成了十二次交易,收购标的包括继教网、西安习悦以及遍及全国各地的地方性校讯通公司等。    图片来源:Wind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全通教育占总资产比例达51.27%,在净资产中的占比达到64.71%。

  全通教育收购频繁,其高管和股东却套现不断。2015年6月起,全通教育的减持公告不断。财联社统计choice数据发现,该公司董监高累计减持股份数量目前已达7752.86万股,减持股份的参考市值约10亿元。

  事实证明,频繁并购的确有风险,商誉减值最终让全通教育翻了一个大跟头。

  2019年2月,全通教育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33亿元,同比下滑1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亿元,同比下滑1037.51%。预亏的主要原因就是以商誉减值为主的资产减值损失较高,初步预计商誉减值金额在6.4亿元左右。

  刚商誉大洗澡的全通教育,却又继续进行并购之路,实在是难言谨慎。这究竟是巴九灵太过优质还是上市公司又想进行一次资本运作,让财报得到暂时美化?全通教育只有给出更详细的交易数据以及巴九灵的财务数据,才能让投资者探知。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