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 自二战结束以来,世界贸易体制从关贸总协定(GATT)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致力于从政府层面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全球贸易大崩溃以来,低迷状态一直困扰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贸易摩擦不断升级,WTO的改革提上日程。近年来,WTO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更加重视信息化以及与企业层面世界贸易机制的联手,打造立体化的世界贸易体制格局。 2009年美国高调加入TPP后,包括环境、劳动、电子商务、国有企业规制、新服务贸易等广泛领域,标榜成为修改现行WTO规则的高标准的跨区域的多边经济贸易协议。2017年初美国退出TPP后, 11月11日,由启动TPP谈判的11个亚太国家(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越南、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共同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布“已经就新的协议达成了基础性的重要共识”,并决定将TPP改名为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 又称“全面且先进的TPP”, 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该协定计划在2018年3月8日于智利签署,当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虽然较原先TPP的范围略为缩小,但仍维持高品质及深度开放的水准。CPTPP具有包容性,生效后开放第二波成员可加入。更高标准的世界贸易规则是否应该纳入、如何纳入世界贸易体制的改革,成为当前倍受关注的话题。 世界贸易体制改革需要中国力量,首先基于中国是全球竞合格局中最大的全球化贸易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近期统计中,全球前三大贸易体为中国、美国和德国,后两国的贸易对象以区域为主导,而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显著的全球化特征。2018年中国举行了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到了继续开放消费品进口市场的时候。此外,在经贸关系方面要以国内需求为主,中国经济在转型,国内消费在不断增强。 世界贸易体制改革需要中国力量,还来自于领军世界的中国跨境电商产生的东方神秘力量。2016年9月6日,在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简称e-WTP)倡议写进G20公报的当天,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前往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当面向e-WTP的倡导者马云表达了“携手努力”的希望。 2017年12月12日,WTO联合e-WTP倡议和世界经济论坛,宣布成立“赋能电子商务”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利用电商服务中小企业。12月14日,WTO发布《电子商务联合声明》,提出通过电商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 世界贸易体制改革需要中国力量,还因为当前中国全方位且高水品开放的制度选择和政策方向。第一,今年两会期间倍受热议的中国降税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关税总水平由9.8%降至7.5%,使得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的中国商品进口税率进一步降低;第二,中国的制度改革在不断完善,中国在上海自贸区倡导的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扩大的外资开放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激励、国企改革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产生了引领和辐射效应;第三,中国对外开放的布局不断优化,自贸港、自贸区、大湾区推进内外联动、提质增效。与传统自贸区相比,自贸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包括河港、空港、陆港;梯度转移。1990年,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成,这一模式对中国外贸的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上海自贸区成立,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制度创新和便利化进程。上海自贸区已经建立起国际领先水平的自贸区政策体系,基于长三角腹地,内外联动、提质增效,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资本、技术转移的新高地。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其制度创新、科技引领、金融枢纽、生态经济的开放型经济体战略定位推动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积极投入世界贸易体制改革,是中国注重规则的制度型开放的理性选择。包括CPTPP在内的高标准规则形成的外在动力和国际经贸战略风云变幻的外溢效果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内改革的深化,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斯托珀—萨缪尔森效应指出:贸易自由化使得本国充裕要素的收益上升,其上升幅度超过商品价格的变动幅度,呈现出放大效应。依此可知,在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要素的收益将获得放大效应的提升。一些学者认为,斯托珀—萨缪尔森效应在现实中面临的挑战包括:首先,劳动力要素存在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越大,现实中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就越显著;其次,国家之间的异质性,“小国”是国际市场价格被动的接受者;最后,中间品贸易的影响,中间品关税与最终品关税对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中国当前更高水平的自由化有助于实现斯托珀—萨缪尔森效应所揭示的本国劳动力要素收益提升的放大效应,首先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劳动力要素质的差异性极大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不断下降,贸易方式持续优化,今年1月,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至59.7%,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已经获得了方向性的改变。 其次,自2009年以来全球贸易普遍低迷,但以中国为领军的跨境电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获得了蓬勃发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信息规则所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分层机制通过内源式渐进发展和“一带一路”开放格局将贸易的获利进一步辐射到周边,从而使得斯托珀—萨缪尔森效应所蕴含的放大效应持续扩散。 最后,较大范围降低部分国内急需的工业品等商品关税,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实现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更多的外资有利于增加国内有效供给,助力产业升级,同时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国内环境承载的压力,进一步为劳动力要素收益提升创造综合性条件。 在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姿态与开放诚意。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和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和改革全面深化的客观需要,也是贸易自由化成果公平共享的进一步保障。哈佛大学国际贸易教授赫尔普曼在《经济增长的秘诀》一书中指出:制度创新与改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制度型开放有着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对人民健康与福祉的高度重视、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与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发展观关于经济政策与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点。 作者简介: 李权,世界经济专业美国信息经济专业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委员,2009-2010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下赴美国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任教。 自1996年在学院任教以来,一直主要从事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担任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国际贸易”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国家“985”重点项目“国际贸易案例教学改革”,在《国际贸易》、《经济科学》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树仁学院教师奖”(香港地区)、北京大学桐山奖教金(日本)、北京大学花旗银行奖教金(美国)、北京市精品教材奖、国家级规划教材奖等奖励。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