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张克瑶)因全资子公司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合肥海润)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ST海润(下称海润光伏)不得不终止资产重组。随着年报披露时间的临近,本次资产重组失败对于2018年业绩预亏的海润光伏并不是个好消息,海润光伏可能因此进入退市倒计时。 3月22日下午,就资产重组终止事宜,财联社记者致电海润光伏董秘办,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先后对接7家意向重组方,都没谈拢 公告显示,海润光伏从相关合肥海润的债权人了解到,目前已有债权人对合肥海润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管辖法院申请对合肥海润进行破产清算。“鉴于拟重组标的目前已经不具备可操作性,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拟终止本次交易和可能构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海润光伏表示。 据了解,合肥海润是以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制造公司,本次资产重组标的资产含合肥海润100%股权以及国内外相关光伏电站项目资产等。合肥海润曾是海润光伏重组的希望,在海润光伏与7家意向重组方的对接中,有4次对接都涉及到合肥海润。 从2017年11月23日开始,海润光伏频繁接触意向重组方,但始终处于讨论阶段。2018年11月15日,海润光伏和最后一家意向重组方G集团讨论后续推进计划,之后就再无任何重组消息。 就在海润光伏接触意向重组方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光伏行业的政策又出现调整。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业内称为531政策),对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规模及补贴价格均作出进一步限定。 海润光伏原打算依托合肥海润的产能资源,对接业内光伏企业来产生协同效应,但531政策后相关工作受阻。即使后续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对接部分国企平台,依然没有实质进展。 2018年业绩预亏,退市进入倒计时 “除非有人还愿意来重组,要不就真的危险了。”一位市场人士表示,重组是海润光伏现在唯一的出路,但是重组的路都会比较曲折,海润光伏要想赶在年报前找好意向买家,估计挺难的。 也不是没人关注过海润光伏的壳资源。2018年7月海润光伏与境外上市公司E集团进行多轮通讯会议,讨论E集团借壳海润光伏、参与海润光伏合肥基地及相关电站资产重组的可行性,并形成初步方案,但之后就再无相关推进。 “本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亏损,海润光伏2018年业绩预计亏损25亿元至37亿元。根据公告,2018年,海润光伏生产制造业务陆续停产,531政策后代工业务也全面停止。 财联社记者梳理2017年至今的公告发现,海润光伏先后发布过10次转让子公司、参股公司股权的公告;由于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两家全资子公司先后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制造业全面停产和子公司破产清算给海润光伏带来巨大损失。公告显示,停产后生产设备计提折旧造成的停工损失3亿元,子公司停产或破产清算需遣散安置员工的补偿费6000万元,机器设备因停产的资产减值损失7亿元;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的两家全资子公司清偿债务,以及海润光伏对部分债务的担保,都将形成损失。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