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比亚迪:比车标还难看的业绩,如何开创自己的盛世“王朝”?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云掌财经            发布时间:2019-04-01 19:17:02
  3月2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披露了其2018年业绩报告。报告信息显示,2018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为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0亿元,同比下降31.63%;扣非净利润为5.8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0.39%。

  近年来,顶着新能源车“一哥”头衔的比亚迪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而就在比亚迪年报信息发布的前一天,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新政也已出台,电动汽车补贴最高退坡约达60%。这对过度依赖补贴的比亚迪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笼罩在汽车消费市场的阴霾还未散去,比亚迪又能否挺过凛冽的寒冬呢?

  一、业务分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包括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

  2018年度,比亚迪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30,055百万元,同比增22.79%,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76,007百万元,同比上升34.23%;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42,230百万元,同比上升4.34%;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8,950百万元,同比上升2.09%。    1、汽车业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2%和2.8%,汽车行业销量出现了28年来首次负增长。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逆势成长,产销量分别达127.0万辆和125.6万辆, 同比增长59.9%和61.7%,均保持快速增长。

  比亚迪通过技术的提升与不断推出新产品,持续提高市占率,并连续四年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18年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52,422百万元,同比增长34.21%,占集团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0.31%。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进入普及后期、行业增速中枢下降,同时叠加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汽车销售短期内仍将继续承压。随着新一轮补贴政策落地,2019 年的新能源补贴在2018 年基础上平均约退坡 50%,短期也会对比亚迪的业绩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机部件及组装业务

  根据IDC的统计,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亿部,同比减少4.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14亿部,同比下降15.6%。

  比亚迪为国内外手机品牌厂商及其他移动智能终端厂商提供整机设计、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服务。公司目前生产手机机壳包括金属、3D 玻璃、陶瓷、塑料。其中,金属手机壳占电子业务收入35%左右,是公司目前的现金牛业务。

  但金属手机壳渗透率已经达到50%以上,市场接近饱和。受行业激烈竞争的影响,金属部件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给集团整体盈利带来一定影响。2019 年,公司金属机壳仍然面临一定压力。

  3、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在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领域,2018年度比亚迪旗下传统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但全球光伏市场受多国政策影响,整体增长放缓。尤其国内于2018年5月31日发布新的光伏政策后,行业需求明显减弱,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2018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43吉瓦,同比下降18%。

  二、经营分析

  1、垂直经营

  公司是国内唯一完全掌握新能源车三电技术的企业,目前动力电池产能规模26GWh,电机电控完全自产,垂直经营模式可以让公司在行业导入期获得先发优势,在汽车行业商业模式巨变期,获得打通上下游技术的优势。

  在电动车领域,全球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拥有比较完整的零部件技术。

  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涉及领域包括上游的锂资源、锂电材料(三元正极除外)、电池。碳酸锂权益产能约1.5 万吨,预计 2019 年下半年达产。公司与盐湖股份合资成立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占比 49%,合资公司 2018 年上半年已经开始 3 万吨盐湖锂产能建设,预计 2019 年下半年达产。

  在电机电控领域,公司2008 年收购宁波中纬,涉足晶圆制造,产线是台积电的 6 寸线,目前公司电控核心部件 IGBT 大部分都能够自产。

  综合来看,公司完全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在产品力上的体现首先就是“性价比高”,其次是技术整合能力强、可开放水平高,这在未来主机硬件智能化发展中至关重要。

  2、渠道下沉

  市场拓展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逐渐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二三四线城市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比亚迪集团计划将于2019年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从一线及限购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的拓展,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覆盖。

  此外,未来网约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快速增加,将为比亚迪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成长增添新的动力。

  三、财务分析

  1、成长能力        

  整体来看,比亚迪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处于负增长状态。虽然2018年度营收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盈利能力较差,比亚迪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沼。    来源:比亚迪2018年年报

  从比亚迪公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中可以看出,2018年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0.72亿元,占其利润总额(27.8亿元)的比例达到74.5%,远高于2017年的31.3%。其过分依赖政府补贴,随着补贴退坡落地,比亚迪未来将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

  2、盈利能力    自2016年开始,比亚迪整体盈利水平开始下降。受补贴退坡影响,2018 年公司汽车类毛利率由 24.3%下降至 19.8%,同比下降 4.5pct,退坡影响显现。2019 年过渡期后,补贴再退坡 50%,地补取消,如果按地补 50%的比例计算,整体补贴退坡幅度超过 70%,新能源汽车市场下半年整体都面临盈利压力,公司业绩继续承压。

  根据比亚迪发布的2019 年第 1 季度预告,公司预计 2019 年 1-3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 7 亿元至 9 亿元,同比增长 583.39%至778.65%。这是由于新车周期以及补贴退坡前抢装所带来的的增长,持续性存疑,所以全年的盈利指标或许并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反转。

  3、营运能力    现金循环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周转天数-应付周转天数。

  从数据来看,比亚迪近年来的现金循环周期在不断恶化。具体来看,应付周转天数维持稳定,问题出在了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回收上。

  存货周转天数呈连年上升态势,主要是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公司产品销售周期延长,这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库存压力。不过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短期贬值的概率很小,不会带来明显的减值风险。

  应收账款的恶化将会给比亚迪的现金流带来极为严峻的考验,截至2018年末,比亚迪的应收账款达到492.8亿元,占总资产比重25.33%。过高的应收账款以及超长的回收周期,隐藏着极大的减值风险,这是比亚迪集团和投资者都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4、偿债能力    公司近两年产权比率上升明显,主要是盈利下滑导致净资产出现增长停滞,而负债依然延续之前的增长速度。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看,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一般,通常流动比率大于2,速动比率大于1为表现良好。

  结合前文所述,比亚迪公司短期营运能力恶化,资金链存在一定压力,短期来看,存在一定债务偿付风险。

  作者:云掌财经/周坤伦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