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姜樊)近日,德勤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与香港新股市场的最新分析显示,无论是H股还是A股,一季度的融资总额均同比出现大幅减少。而上市企业中,中小规模企业数量出现上升。 而科创板已经公布了多轮名单,呼之欲出。这个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新板块,对于其他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A股市场的科技企业上市数量减少;而美股今年一季度也未见一家中国科技企业。 “科技与新经济企业正在对科创板正式运作持观望态度,因此在今年一季度,美国市场并没有任何中资科技、传媒与电讯行业的新股上市。”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华北去主管合伙人林国民表示。 德勤预计,今年A股市场的主板、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大约会完成110只到150只新股融资,融资额在1400亿元至1700元人民币之间。保持新股发行量稳定与防止发行人“带病上市”仍将会为以上三个市场审核上市申请的重点。另外,约90只到110只新股或最终能够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A股H股融资额均出现下降 根据德勤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仅有37只新股上市融资204亿港元。基于2018年第一季度相比,新股数量由当时的64只下跌42%,融资金额则由244亿港元减少16%。期内GEM新股数量大跌,以及缺乏超大型和大型新股是新股市场整体表现大幅放缓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同样出现了新股发行数与融资额均下降的情况。今年一季度,总共完成了31只新股发行融资25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7只新股上市融资407亿元人民币,分别下降16%和37%。今年,深交所有19只新股上市融资177亿港元,而上海的上市项目较少,融资额较低。 德勤认为,A股和H股融资额下降,主要是因为没有大型新股在此期间发行。以港股为例,今年一季度最大的新股融资是基石药业,融资额为25.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第一大新股融资是甘肃银行,融资额达68.4亿港元。而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平均额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统计数据或显示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疲弱,尤其是大型的新股缺少,申请上市个案数也在下降。”林国民表示,然而全球两大经济体在经贸关系上与香港关系密切,尽管期内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香港市场仍能够维持吸引企业上市的优势。 而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中国A股资本市场华北区主管合伙人童传江认为,A股市场除了新股审核持续从严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犹在之外,企业期盼科创板正式推出也是原因之一。“很多企业都在等待科创板推出后再决定上市之路。” 科创板对各市场影响较大 除了A股和H股市场,美股以往也是中国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最热衷的上市之处。但今年的状况已经改变。 德勤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双双下滑,除了年初美国证券交易所工作暂停等因素以外,科创板的设立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德勤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只有6只新股在美上市,融资额为2.6亿美元。新股数量同比下降40%,融资总额下降92%,新股平均融资额下降了8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更侧重于金融服务企业,消费零售行业、TMT与教育业新股杳然无踪。 实际上,科创板规则的创新,让中国的上市规则越来越贴合国际规则。童传江认为,采用注册制,允许分拆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上市,特定条件下的同股不同权安排,以及引入市值等定价方式,都让科创板对中国的企业更具吸引力。 “以前很多很好的企业由于国内同股同权等的要求,不得不去美国上市。”童传江表示,而创新的政策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在国内上市融资。“上市规则更加国际接轨,不仅让中国股市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同时科创板让资本市场的‘饼’更大,这也将有益于整个市场规模的上升。” 不过,童传江认为,首批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企业或存在一系列的可能性,因此其融资总额的预测也存在不确定性,年轻的经济企业会觉得科创板能为其带来更理想的融资状况。至于在其行业中领先的新经济企业,希望赴美国、香港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因为这些市场能够提供其他科比的以上是企业,在进行估值时,会带来更高的确定性。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