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换钱 4月2日消息,据企查查数据显示,4月1日,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动产抵押信息。抵押权人为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被担保债权数额为4500万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瑞幸的动产抵押物均为咖啡机、奶箱和粉仓,物品所属地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门店。其中也规定了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为2019年3月27日至2020年3月31日。 据了解,瑞幸这属于融资租赁,即瑞幸将自己买回来的设备卖给租赁公司,取得现金,然后再租回来使用。这是一种融资方式,采用这种租赁方式可使承租人迅速回收购买物品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 因此,瑞幸咖啡回应称,这是一笔常规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瑞幸轻资产运营的大思路。通过设备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保证瑞幸资产价值最大化。 “速融”咖啡 起初,瑞幸咖啡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扩张速度快,烧钱速度惊人。 2018年4月15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了2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 12月12日,瑞幸再次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翻了一倍多,达到22亿美元。 虽然瑞幸对外称资金状况良好,但其B轮融资的商业计划书显示,2018年的前三季度,瑞幸咖啡销售额3.75亿元,净亏损高达8.56亿元。 自2017年底成立至今,瑞幸咖啡已开出2000多家门店(星巴克用了20年才在中国开设3600多家门店,来自英国的Costa进入中国13年,才仅仅拥有420家门店)。而这一切,多依赖于资本的力量,咖啡的口味、品质仍然受网友诟病。 此前,曾有消息称瑞幸咖啡将赴港上市,但据港交所的上市规则,主板上市的企业至少需要有3年经营记录,仅开门营业1年多的瑞幸并不符合标准。随后又曝出瑞幸已经启动美股IPO,对此,瑞幸咖啡方面表示:“消息不实,不做评论。” 烧钱以后 说到烧钱,很难不联想到ofo。 去年下半年,ofo折戟,依赖烧钱扩张是原因之一。现在,瑞幸虽然融资顺利,一旦资金链断裂,难免会步ofo后尘。 尽管瑞幸咖啡CMO杨飞曾在去年12月表示,目前公司现金流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坚持3-5年不盈利,所以不担心资金链紧张问题,也不会成为下一个ofo。 但是此次质押,仍然引起外界对于其资金状况的猜测。瑞幸咖啡会走共享单车的老路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补贴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不能将用户规模和复购频率提升到可观水平,就只会让烧钱的无底洞越来越大;烧钱营销也不是护城河,一味地跑马圈地,并非明智之举。 最后,瑞幸终究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咖啡品牌,希望它能够在焦躁的市场环境面前保持冷静,为国内的咖啡格局带来真正的转变。 作者:云掌财经/田小娇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