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专员已经根据《银行业条例》向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 据悉,根据已经获发牌照银行的业务计划,服务预期可于约6个月至9个月内正式推出。 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背后是蚂蚁金服、贻丰有限公司(下称“Infinium”)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腾讯”)及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下称“工银亚洲”)等的合资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则是小米,平安壹账通背后则是平安集团。 这意味着「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及小米创始人雷军,未来将一同涉足香港虚拟银行业务。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会通过和香港各界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在香港的发展,用科技为香港的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带来更多平等的发展机会。 此前的四张虚拟银行牌照,分别花落由中银香港、京东科技、怡和集团合资设立的Livi VB Limited;由渣打银行、电讯盈科、携程金融及香港电讯合资设立的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以及众安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WeLab Holdings(我来贷)旗下全资子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发出上述银行牌照后,香港的持牌银行数目增至160家。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先生表示,很高兴发出四个虚拟银行牌照。金管局正与8家获发牌照的虚拟银行紧密跟进,让它们做好准备,按照计划开展业务。 同时,金管局方面表示,会密切监察虚拟银行开业后的运作,包括客户对虚拟银行透过新模式提供金融服务的反应,以及虚拟银行会否为银行业界带来影响。金管局预期需在第一家虚拟银行推出服务后大约一年左右,对情况作出较全面的评估。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认为,虚拟银行是大势所趋,预计实体银行将会越来越少,但未来10至20年仍是必要的存在,当大家都用虚拟银行,本地分行多的实体银行将失去优势。 香港金管局官方定义,“虚拟银行”是主要透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与内地微众、网商、新网等“互联网银行”类似。 香港之所以发放虚拟银行牌照,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副秘书长陈文认为,这与香港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在互联网时代的落后有关。“在金融科技领域,香港的移动支付甚至落后于国内一些二线城市,香港政府希望藉此发展金融科技,保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作者:云掌财经/邓欢欢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