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日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目前正有条不紊推动各项应对工作,不断充实政策储备。下一步将围绕“六稳”加快落实一批新的政策措施。 去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认为,“六稳”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提出的。稳外资、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展各项经济工作的准绳。 稳外资:正在推进的项目规模从几十亿到上百亿美元 在稳外资方面,宁吉喆在采访中提出,将采取措施创造更加开放、友好的外商投资环境。6月底前,出台2019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只做减法、不做加法。还将出台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特别对中西部地区会有进一步鼓励政策。同时,继续开展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工作,正在推进一些制造业大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新型石化等领域,项目规模从几十亿美元到上百亿美元。抓紧制定《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草案将按照立法程序公开征求意见。 鉴于中国本身巨大的市场和增长潜力,加大开放的力度可以吸引全球投资者投资中国。 截至目前,我国已推出两批重大外资项目,包括沈阳华晨宝马、上海特斯拉、惠州巴斯夫、惠州中海壳牌、西安三星闪存芯片、嘉善沃克斯锂电池等。 在此之前,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两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相继实施,清单长度明显缩短,银行、汽车多领域大幅放宽外资准入;商务部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征求意见稿,拟放松外资战略投资上市公司的规定,股份转让时限由此前3年缩短为1年。 紧接着,地方也紧锣密鼓加快部署。上海发布“对外开放100条”,聚焦金融业开放合作、构筑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打造进口促进新平台、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北京也印发了扩大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包括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9大改革方向117项具体举措;此外,包括广东、广西、青岛、深圳、成都等多地也都将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例如,成都拟实施跨国公司“精准引进”“总部提升”“增资激励”三大计划等。 今年以来,随着《外商投资法》等相关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保障。对此,徐光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有所升级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大力度营造更好的开放环境,稳定了外商投资的预期。外资的进入正在从数量扩张逐步向质量提高转变,外商投资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和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外商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往往也会带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等。 “尽管中美贸易面临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欧洲、亚洲等部分发达国家仍然在很多产业领域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理念,且美国的很多企业家从维护商业利益角度也都反对贸易战。”徐光瑞说。 稳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89% 在稳投资方面,宁吉喆表示,重点是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使用,目前今年577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89%,可以带动几万亿元社会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弱项,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推进电信、互联网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稳投资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距离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的目标仍有显著差距。稳定有效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是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投向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领域。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较去年全年提高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较去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 高质量的劳动力和基础设施都是持续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并确立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背景下,年内出口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因此需要投资和消费双管齐下来稳增长。一方面基建补短板依然是年内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发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 徐光瑞认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以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有效投资,社保、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也亟待补齐,地区间均等化水平亟待提升。此外,我国很多产业领域还面临卡脖子等技术难题,加大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动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特别要加大在关键技术、高端装备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领域的投资力度,这将有助于我国加快完善现代经济体系。 徐光瑞同时提醒,不搞“大水漫灌”、注重“精准滴灌”,将是我国提高有效投资的准则。 中国建投研究院副秘书长张志前建议,基建投资要补短板,不能搞重复建设,不能增加过多的政府债务。应关注以5G为代表的信息通信设施,以及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环保等投资领域。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