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指数公司MSCI在5月28日收盘后将A股纳入因子从5%提升至10%,并将分别在8月、11月逐步将纳入因子扩至20%。28日,北上资金尾盘大幅异动,一度净流入超110亿元,截至A股收盘净流入近56亿元。 截至午盘,北上资金净流入近40亿元,下午开盘后持续增加,上证综指涨超1%,一改持续逾一周的净流出态势,上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163.36亿元。 MSCI此前预计,当“三步走”完成后,将吸引8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且外资将在未来5~10年持续净流入。 外资当前对A股市场持有何种看法?外资行在互联互通机制下扮演着何种角色?对此,法国巴黎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主管孙鸿志接受了第一财经独家专访。 盈利是北上资金再流入的关键 尽管长期外资净流入的趋势不变,但就中短期而言,早前市场涨幅过高而盈利不佳的问题直接导致北上资金从4月起持续净流出,机构普遍认为,盈利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即使没有外部不确定性,经历了一季度近三成的暴涨,市场也存在回调的需求,尤其是3月经济数据由于季节性因素冲高、4月又回归温和状态,对于后续的经济和盈利增长,投资者还处于观望的状态。”孙鸿志分析称。 年初至3月,外资疯狂涌入,甚至一段时间出现过每天净流入50亿元的盛况,但从3月末开始,情况出现逆转。早前被外资集中买入的食品饮料等板块反而被逢高减持,在剔除3月29日单日大额净流入后,此后两周北向资金日均净流入量仅为0.3亿元,呈持续放缓态势(3月日均净流入6.9亿元,2月日均净流入44.4亿元,1月日均净流入30.2亿元)。 近期,A股陷入区间震荡,且成交量收窄。2019年一季度,沪深300盈利增速10.9%,但在剔除非银金融后,增速为4.3%。对此,孙鸿志认为,成交量缩量反映了投资者目前仍缺乏确信度,而二季度以后的盈利数据仍是能否吸引外资重新流入的关键。 外资行托管业务更驱精细化 对于外资行而言,互联互通带来的最大业务无疑是托管业务。但事实上,托管看似简单,却竞争激烈。 “托管的效率很关键,而且目前托管业务已经成了一整套合成服务流程,包括税务考量、融资服务、对冲工具准入的申请等。”孙鸿志告诉记者。 “就融资而言,主要是为了应对境内外结算交割周期的不同,针对外资推出的服务。MSCI在3月时提出的中国资金交割周期短的问题,给海外投资者的资金周转造成一定影响。由于中国现在实行的是股票T+1、资金T+0的交割结算制度,而国际市场普遍是股票、资金T+2货银对付的交割结算制度,外资如果需要加仓A股,可能就需要先把其他市场股票卖掉,才有资金去买A股。但是,在不同交割制度下,外资卖了其他市场股票后,需要等待两天资金才能到账,但中国市场这边可能就已经需要付钱了,这种割裂可能会导致资金周转问题。因此,部分外资行在其托管服务中包含了融资功能。” “MSCI当时也提出过这类差异给海外投资者带来的问题,DVP托管系统能解决融资的问题,但期间外资行也承担了一定风险。”他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北向资金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个券被托管在中国香港的银行中,因此不乏境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离岸融券的可能性,尤其是目前境内融券机制基本无法使用。 但孙鸿志也提及,法巴目前仍对A股相关融券事项持谨慎态度,“我们不会把客户托管在银行的券用来融券,相关市场波动可能会引发担忧,融券标的仅限于自营账户的个券。” 外资对A股衍生品需求提升 随着MSCI纳入A股比例的扩大,加之近期市场波动不断加剧,外资对于A股衍生品的需求提升。尽管监管已就允许QFII项下资金投资境内衍生品的事项征询意见,但在互联互通机制下,外资仍无法获得境内A股衍生品的准入。 “离岸投资者非常希望创设更多A股相关衍生品,尤其是当市场波动加剧,风险管理工具十分关键,但目前在互联互通机制下,外资不能投资境内的期货或期权,且境内的融券机制也难以发挥作用,”孙鸿志对记者表示,早前外资只能通过香港上市的A股ETF和新加坡上市的富时A50股指期货进行有限风险对冲,这对众多业绩驱动的基金管理人而言效率明显不足。 早前,MSCI方面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纳入不断推进,外资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会愈发突出,若A股想要争取剩下的80%纳入因子,那么风险管理工具的完善则是第一要务。 近期,中国监管机构也已在完善衍生品方面取得进展。例如,3月11日,港交所与MSCI签订授权协议,拟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并因应市况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合约,MSCI中国A股指数涵盖可通过沪深港通买卖交易的大型及中型A股。 海外投资者对此反馈积极。“现在外资缺乏有效对冲中国境内股票的工具,MSCI期货则可较好满足需求。尤其是一些采取市场中性策略的机构,以及部分较为保守的保险机构和养老金会对管理人提出硬性的对冲比例,可见风险对冲工具的必要性。”他称。 对于外资行而言,衍生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其强项所在。孙鸿志表示,QFII新规尚未正式推出,但这是第一步,未来希望能够实现在境内融券,推出更多与A股挂钩的衍生品。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