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开始,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已走过近三年。近期,国家推出包括支持试验区发行绿债在内的一系列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助力绿色金融市场的持续扩大。 在政策推动下,绿金市场逐渐成熟,不少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源倾斜。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8.5万亿元左右,占全部信贷余额的9%。 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绿色金融仍是小众市场,如何在更广范围内复制和推广是亟待思考的问题。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湖州市,以了解其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中的实践经验。同时记者发现,政策落地实施仍有难题,诸如绿色资金供给不足、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依旧存在。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发祥地,浙江省湖州市于2017年被纳入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近两年,湖州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在经济绿色转型、环境治理改善、服务乡村振兴、改善金融环境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统计,2018年末,湖州全市银行贷款余额为3913.57亿元同比增长18.44%;其中,绿色信贷余额为829.52亿元,同比增长23.31%,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1.34%。 湖州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在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湖州坚持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除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外,还建立试验区首个绿色金融专家咨询委,另外,近期还成立了湖州南太湖绿色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为绿金创新提供学术支持。 目前,在政府和监管层面,湖州已有的主要举措有,政府出台绿色金改“25条政策”,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0亿元;人民银行湖州中支发放支绿型再贷款10.5亿元,并将9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绿色信贷表现纳入MPA;湖州银保监分局创新“EAST+绿色金融”智慧监管工具,对128家“中国制造2025”省级重点企业的贷款及表外融资情况开展动态监测等。“我们是多部门联动,一起推进绿色金融改革。”上述负责人称 颇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是,湖州在基础设施上率先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贷通”。据介绍,该平台借助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联通市国税局、市中级法院等10个部门的相关信息,把过去线下的银企对接搬到了网上。企业通过“绿贷通”注册和认证后,足不出户就能向全市35家银行或特定银行发布融资申请。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后,最多会有3家银行同时与企业开展对接,企业可根据信贷利率、服务质量等因素自主选择银行。 与此同时,湖州也配套增设了融资相关的准入机制。去年上半年,编制全国首个绿色融资企业和绿色融资项目认定评价地方标准,率先构建绿色认定评价IT系统,并将“亩产论英雄”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规定D类企业执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为绿色融资企业。 据统计,2018年“绿贷通”平台累计帮助5719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479.14亿元。 打造绿色金融生态圈 自湖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开展以来,不少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建行湖州分行明确打造“绿色精品分行”的目标,在建行总行和省行的支持下,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创建绿色专营支行“安吉支行人民路绿色专营支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建行湖州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47.24亿元,较年初新增3.97亿元。建行湖州分行副行长刘志伟向记者表示,“考虑到绿色项目的特殊性,分行对绿色贷款实行利率浮动优惠,明确新增绿色贷款上浮比例可在综合定价系统测算的基础上,优惠1到2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的折价在开展业务时更具竞争优势,不过,对于银行而言,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期限一般较长,诸如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项目均需要长期、低成本的资金。 湖州南太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其壮向记者透露,环保产业类公司的投资回报期通常是在7年左右。据他介绍,南太湖环保公司是上市公司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主要负责湖州南浔区、吴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区和市中心的垃圾处理,服务人口达120万,日均处理垃圾规模约2100吨。 “湖州本身是没有垃圾填埋场的,所以产生的垃圾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郑坦言,“之前公司已经有了4台机械炉排炉,每日处理垃圾量可达1500吨,但近来随着居民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公司需扩建,再增加一台炉排炉,这样日均处理量可达2250吨。因此向银行申请了2个多亿的绿色信贷,期限是7年,目前,最新一期工程已在试运行中。” 负责该笔信贷业务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像南太湖环保这类的公司在绿色信贷领域属于优质客户。“企业经营十分简单,具有一定垄断地位,且不用考虑销售端,营收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和垃圾发电所获得的电费,成本则主要是大型机械设备,除了前期投入大外,整体而言,风险较小,企业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较强,这也是许多绿色企业的特征。” 此外,为了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建行湖州分行还将绿色资产、绿色支付、绿色出行、金融风险、绿色产品创新等8项26个指标纳入KPI考核中的加减分项目,通过KPI考核进一步引导各机构推进落实绿色金改创新。 从考核指标中可以看到,绿色金融的发展重心正不断扩充,不止是绿色信贷。“以前对绿色金融的认识比较狭隘,只停留在绿色信贷方面,现在发现可以覆盖多个方面,实际上是个生态圈。”刘志伟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到。 (最新一期炉排炉试运行中/记者摄于湖州) 资金供给不足 虽然绿色金改的脚步在不断前进,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绿色金融资金供给仍然严重不足。据统计,2018年我国绿色金融资金总需求为2.1万亿元,总供给为1.3万亿元,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为0.8万亿。而据《2019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测算,2019年绿色金融总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亿。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此前曾表示,“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战略产业中,是当务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央行发布了《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支持试验区内企业注册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扩大了绿色金融融资渠道。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通知放宽了对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的限制,明确其可以用于投资绿色基金有利于拓宽其资金来源,有利于绿色项目外部性的内生化。 不过,当前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前述湖州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国内绿色债券和境外绿债市场存在绿色标准界定不统一、信息披露机制不一致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发行绿债需要获得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进而增加发行成本;再者绿债的收益率相对较低,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 事实上,上述这些挑战不仅存在于绿债市场,也存在于绿色信贷市场。“由于缺少统一的绿色信贷统计标准,目前各家银行的统计制度多种多样,没有一个权威的官方数据。”刘志伟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从2013年末的5.2万亿元增长至8.5万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14%,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例达9%。 绿色金融标准的出台可期,去年9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正式组建,率先启动多个急用先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下一步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进的重点构便在于构建统一而清晰的绿色金融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在参加论坛时亦表示,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通用语言”,绿色金融标准既是规范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确保绿色金融自身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必要技术基础,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的作用,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