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关于粤港澳三地构建大湾区“保险通”的提议持续涌现,日前,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主席郑慕智证实,正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落实“保险通”。 尽管“保险通”涉及的诸多细节尚未敲定,但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从深圳前海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的多家机构中了解,目前两大自贸区均在朝着“保险通”进发,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先行先试保险要素的跨境流动,大致方向与香港层面类似,即搭建一个平台作为不同监管方的对接基础,遵循前易后难的策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包括定产品、定机构、定额度等。 事实上,大湾区容纳了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种不同的保险监管体制,在一个试点内兼容三种体制并不容易。“非常复杂,”一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保险通”不仅涉及到不同的监管体制,还涉及到不同的监管部门,这需要更高层面来牵头协调。 自贸区的尝试 郑慕智称,“保险通”将仿效债券通、沪港通、深港通,采取的封闭管道,让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从事以试点销售结构相对简单、保障成分比较高的产品,而保单期满红利和理赔金必须全数返回内地,有效防范非法活动,并且避免资金外流。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友邦(香港)区域执行总监容永祺在一份提案中也建议,在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方向下,先落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香港寿险服务中心。 按照容永祺的设想,由于目前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把资金直接过境到香港续保,而期满及理赔资金也不能直接存入内地银行,如果由服务中心代为收取保费,后续索赔款直接汇入客户在大湾区的银行账户中,可以让已离岸的资金回流内地。 容永祺建议,可参考现行港股通、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封闭式资金渠道做法,便利民众的美元资产配置。 事实上,这种设想也是大湾区内的主流想法,但差异在于这个服务中心该如何设置,以及谁来牵头。“目前大家都有各种提法和设想,但还没有上升到正式执行的阶段。”广东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说。 据了解,珠海横琴目前也在打造一个跨境保险公共服务中心,主要为内地居民购买港澳保单和港澳居民购买内地车险存在的问题提供标准化、一体化、便利化的承保、理赔等服务。 该跨境保险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已初步拟定,未来计划两步走:第一步先为大湾区港澳居民、内地居民提供便捷的保单咨询、保险理赔及代收续期保费等服务,具体包括售前的产品咨询、体检,售中保单托管、查询、续保、保单质押,售后理赔资料收集、查勘核损、纠纷处理等。第二步则是探索产品联合开发、销售代理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如与港澳机构联合开发针对湾区内特定客户群体的的保险产品,产品可在各地分别备案,并实现产品三地互认;探索部分港澳产品在自贸区的代理销售,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保险需求。 在深圳前海,前海保险交易中心如今正在推进一个名为“保险湾区通”的项目,旨在构建可以促进湾区内保险互联互通,保险要素高效流动的粤港澳大湾区保险综合服务。 据了解,“保险湾区通”的定位就是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交易服务,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完善粤港澳多方保险市场互认机制,实现湾区内保险和再保险信息、产品、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认互通。 三大问题待解 但是,摆在“保险通”面前的难点依旧重重,上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构建统一的“保险通”平台,目前至少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三地不同的保险监管体制如何对接,比如,如何纳入香港的沙盒监管,如何协调内地不同的监管部门。二是跨境产品的标准一致性问题,比如有些疾病,以甲状腺癌为例,在内地重疾里面属于重症,在香港则属于轻症,三地对于疾病的发生率估算以及生命表等都有区别。 “事实上,大湾区无论是医疗水平,居民的平均寿命以及疾病发生率是趋近于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在保险产品的定价上,其实是可以参照香港的产品设计来做,在符合监管的条件下,在某个区域尝试在某种特定额度以内去销售这样的产品。”上述广东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说。 三是跨境资金流动问题,内地在香港购买保险,包括交纳新保费、续期保费及处理赔偿与分红等都涉及到跨境资金流动,郑慕智也提到香港保单期满红利和理赔金必须全数返回内地,有效防范非法活动,并且避免资金外流。 除此以外,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反洗钱等都在需要考虑的范围之内。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