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要以严管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双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严格落实‘处罚到人’的要求,对违法企业及法人代表、实际收益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实行从严禁业到终身禁业。”在2019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周”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肖亚庆表示。 肖亚庆表示,坚持食品是“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引导生产企业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 对于食品安全,中国一直在坚守“四个最严”要求: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四个最严”之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国务院食安办数据显示,2018年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达97.6%。 但是,食品安全依然存在各种挑战,诸如产业集中度不高、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基层监管责任不落实等,食品安全治理任重道远。 肖亚庆表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四个最严”作为根本遵循,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快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严惩重罚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 对于未来的食品安全监管,肖亚庆表示,需要对食品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一般风险企业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实行体系检查。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不合格问题,在现场检查,监督检验,执法办案等各项工作中要严字当头,依法严惩,重处违法行为。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档案,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让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 在严格监管之下,“社会共治”也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刘昊宇认为,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和恐慌,很大程度来自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科普在其中担当着重任。 “目前,我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都做得非常好,但是风险交流仍然是食品行业发展的短板,信息真空会引起科学家意见跟消费者之间的隔绝,消费者提出的问题,没有获得到最直接的信息,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消费者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多方面地寻找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对的,是不是有用的,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刘昊宇表示。 一直从事科普工作的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尽管在各方的努力下,食品安全谣言泛滥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还需要在科学传播上多下功夫,变被动为主动。 “很多人对快速发展的食品科技比较陌生,城市消费群体更是对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知之甚少,因此对错误信息的辨识能力很有限。”他举例说,例如“塑料紫菜”谣言导致农户损失亿元以上, “桃子喷防腐剂”的造谣小视频导致桃子价格暴跌。强化食品安全科普传播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社会共治理念的指导下,各方携手治理食品谣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2018 年,因食品安全造谣、传谣被公安机关打击的至少有 169 人,其中 19 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