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居家养老资本困局:九成老人在家养老,资本却独爱高端机构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19-06-25 06:45:03
一边是数以千万计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一边是社会资本的踯躅不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正在面临需求和供给之间巨大的结构性失衡。
今年6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议题受到了决策层的持续关注,中央已经出台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九成以上老年人在家养老,但社会资本却更加热衷投资中高端养老机构,即使是一些已经涉足居家养老的机构也面临着“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的困境。
专业从事养老投资的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养老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张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入大回报低、物业难找、租金高等因素均制约了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行业。
站上“风口”的社区居家养老
6月12日~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杭州考察时表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巨大,要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增加供给;14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同样聚焦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就近获得高质量养老服务。
有政协委员在座谈会上指出,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橄榄型”特征,即高端和低端需求少,对基本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的中档需求多。养老服务供给却呈现“哑铃型”特征,追求经济效益的高端服务和政府兜底的低端服务多,普通老年人消费得起、质量有保证的中档服务不足。
可以满足大部分老人“养老不离家”、“优质中价”需求的居家社区养老,被认为是缓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供需矛盾的一个药方。
今年春天,全国政协就围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赴北京、湖北等地开展调研。调研期间,委员们形成的共识之一,就是重点强化社区的平台和枢纽作用,让机构进入社区、财力扶持社区、政策落地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明确社区服务向家庭延伸和覆盖的责任。
为了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5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社区养老服务推出一揽子鼓励措施,放宽准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并在房租用水用电价格、财政支持力度及税费优惠方面予以安排。
虽然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利好频出,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这一短板却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弥补起来的。就在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前的一个半月,曾为北京明星养老驿站的双旗杆社区养老驿站,因经营不善停止营业。
北京从2016年提出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驿站”,作为政府向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派送公共服务的“抓手”。但从这几年的运营情况来看,养老驿站普遍缺乏“挣钱”能力,几乎都要依赖政府补贴运营。由于政府的运营补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位,而且并不足以涵盖养老驿站的全部支出,这造成了一部分驿站的运营难以为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绯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些养老驿站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没有聚焦刚需,服务可替代性比较大。另外,目前有需要的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的意愿不强烈。
对于驿站来说,必须要找到老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真正刚需”。但显然,很多驿站在这方面所做的需求分析是不足的。
成绯绯说,有刚需的老人主要是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老人,但现在没有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驿站本身并不清楚这些老人在哪里。另外,很多驿站一开始的定位并没有考虑做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所以在人员配备上就缺少这类专业的照护人员,因此驿站很难有像养老机构那样稳定的收入来源。 社区居家养老难以盈利的现状也让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张婧认为,从投资回报来说,社区居家养老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并不适合资本进入。从运营发展角度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所需的成熟社区里的物业并不好找,且难以承担商业化租金,即使政府提供补贴也有三年之约,这些都会成为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养老的制约因素。
对此,参与相关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建议,通过无偿提供场所、财政补贴、减费降税等措施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可持续性。
长护险为社区养老打开想象空间
成绯绯认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遇到的另一个主要限制,是没有建立支付机制。老年人刚性需求明显,但却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如果长期护理保险或老年护理补贴能够更加普及,也能为社区养老机构带来一定的盈利空间。
上海从2014年开始探索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社区嵌入式养老为基点,链接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养老服务骨干网。由于上海是我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在支付体系打通的助力之下,上海嵌入式养老机构也得以迅速发展。
数据显示,上海按照户籍老年人口3%的目标,已建成712家养老机构、14.7万张床位。另外,建成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155家;建成提供白天照料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641家,服务2.5万人;社区居家上门服务覆盖30多万老年人。
上海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服务。此外,上海还建立了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由财政出资购买服务,困难老年人得到托底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梁仰?表示,实践证明在上海等地推出的长护险显著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建议在超大型城市加快长护险的推广,并依托养老驿站的现有设施体系落地实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启动三年、覆盖超过5700万人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今年有望迎来“扩围”,除了已经试点的15个城市和自愿加入试点的四五十个城市之外,还有一些城市也在做扩大试点或是试点前期的准备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又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并指定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等部委负责。
全国政协相关调研报告建议,总结试点城市经验,研究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指导意见。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定位为独立险种,纳入社会保险的政策框架;构建政府、个人、用人单位为主的多元化筹资机制,鼓励商业保险进入护理保险领域。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