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国平安公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76亿元,同比增长68.1%,相当于在上半年经济下行、企业营收普遍走低的背景下,中国平安每日净赚5.4亿元。 而这基本是中国平安近年来的常态,业绩穿越周期稳健增长、分红连年提升、股价震荡上行,进而成为机构资本市场配资的压仓股。 在16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多位中国平安的高管就支撑平安多年来稳健增长的逻辑作出诠释。 “截至到目前,我们已经强劲增长15年的时间,未来,核心金融业务还会持续增长下去,与此同时,我们的科技业务也会给集团带来越来越多的利润贡献。”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姚波在业绩发布会上说。 战略 中国平安于2018年开始实施IFRS 9,并从2017年中报开始披露营运利润指标。“相比财务利润,其实我们更加持续的关注营运利润,因为营运利润剔除了短期的波动性影响,后续的营运利润的增长相比财务利润而言将更加稳定。”姚波说。 今年上半年,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34.64亿元,同比增长23.8%,而在营运利润中,个人业务利润占比高达 90.6%。在姚波看来,客户规模及客均利润增长驱动个人业务利润增长。 截至到上半年,平安个人客户数达1.96亿人,仅上半年就新增了2009万人,“仅上半年新增的个人客户数是新加破人口的四倍。”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李源祥说。 “零售客户黏性高、更忠诚,但基础建设耗时,所以我们也是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了这样一个1.96亿人的零售客户基础,可以说,零售业务是支持平安未来营运利润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动力。”李源祥说。 除了零售业务外,科技业务也是一个潜在的动力来源。 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规划指引下,平安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能力,将创新技术深度赋能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等五大生态圈。集团不断对外输出领先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持续扩大科技业务版图,2019年上半年,科技业务的总收入同比增长33.6%至384.31亿元。 在半年度业绩的路演材料中,平安也描绘出了各个科技公司孵化的四个阶段,阶段不同、使命不同,“比如,陆金所和汽车之家处于利润贡献阶段、平安好医生处于减损阶段,而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医保科技则处于新业务大量投入阶段。”陈心颖说,目前,平安已有11家科技公司,2家已经实现上市,“科技板块资金还是比较充足,如今并不急于上市。”她说。 在姚波看来,虽然平安的科技业务还处于研发投入阶段,但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下,第一阶段,科技将作为一种手段将会极大的助推核心金融业务的发展;而第二阶段将是利用科技来打造五大生态系统,最终希望这五大的生态系统反哺核心金融业务。 “这就是平安的远期战略。”他说。 战术 然而,就宏观经济而言,中国平安尽管内部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但面对的外部环境却越来越错综复杂,这就要具体到如何应对。 “基本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在哪里?”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说,“我认为如今全球经济正处于结构性的风险和周期性风险叠加的大背景下,未来,利率下行、经济增长趋缓、企业信用风险上升等,都是大概率事件。” “但事实上,面对这样情况,平安早在3年来就开始定下6大应对之策,包括优化大类资产,债券拉长久期;集中投资,股票长期持有,不是用来炒的;选优秀的人才帮助我们投资;进入新的投资领域,比如长租公寓;加强投后管理以及科技赋能。”陈德贤说,如今,平安的风险偏好已逐渐过渡到审慎。 今年上半年,平安拉开了轰轰烈烈的股价保卫战,在二级市场多次回购股票,6月中旬至7月初的短短15个交易日,中国平安密集的一系列回购动作已使其回购金额迅速达到回购计划的下限50亿元。 2018年10月29日,中国平安首次披露最高百亿元回购方案。根据中国平安的规划,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100亿元(均包含本数)的自有资金,于2019年4月29日至2020年4月28日间开展回购。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的长期服务计划。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中国平安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 A 股股份 57594607股,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0.31506%,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50亿元,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79.85元/股,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91.43 元/股。 回购也拉升了二级市场对于平安股价的信心,如今,平安已站上历史高位。 “未来是否继续回购取决于市场的波动以及股价的表现。”姚波说,回购本身不是常态,只是一个公司对发展前景的判断,回购还要结合分红,通过分红+回购,给股东更好的回报。 半年报显示,平安持续提升现金分红水平,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75元,同比增长21.0%,而提高分红水平的理由并非是净利润的上涨,而是“得益于营运利润的快速增长”。 最终,还是要回归业绩。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