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9点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后的首次报价诞生。其中,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 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为什么选择目前的时间节点?新的LPR形成机制是否会使房贷利率下降?对人民币汇率是否有直接影响?报价行的选取标准是什么?监管将如何对报价行报价质量进行考核? 针对上述热点问题,8月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等作出回应。 重点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替代货币政策 刘国强: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提高LPR市场化程度;第二,推动银行运用LPR;第三,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这次推出新的LPR形成机制,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各报价行按市场化原则报价,并由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小国家调控政策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落差。 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让水流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到田间地头,但水的大小还是要看闸门。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政策。 重点二:新的LPR形成机制并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 新的LPR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刘国强: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重点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确保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效实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房贷利率由参考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但最后出来的贷款利率水平要保持基本稳定。 具体怎么操作,过几天人民银行将会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有一些细节现在我们正在调研,调研以后再明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房贷的利率不下降。 金融工作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和要求,就得做到房贷的增量不扩张、房贷的利率不下降。这次利率并轨改革,房贷的利率由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参考的基准变了,但利率水平不能下降。 重点三:LPR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 新的LPR机制是否会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孙国峰:通常,我们说和汇率直接相关的是市场利率,这次改革并不涉及市场利率变化,这次改革的关键词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 第一,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供求决定的结果,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及对美国向中国加征关税的预期影响了市场供求,进而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完全是一个市场化行为。 第二,目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前期破7都能保持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看待,对汇率的正常波动体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离岸市场汇率已经“三价合一”,表明市场预期总体平稳,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说过的,“7”既不是年龄,也不是堤坝。 第三,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主要反映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长期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目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可控,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上观察到的套期保值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目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根本支撑。 重点四:考核报价行不看报价绝对值高低 新的LPR报价行范围代表性增强,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到18家。 孙国峰:这些报价行未来还要定期根据报价的考核情况进行调整。新的报价行加入以后会提高LPR报价的代表性,也更有利于各类银行使用LPR进行自身贷款利率的定价,因为全国有几千家银行,有大银行,也有中小银行,从报价行的角度来说,代表性增强了以后,产生的LPR也更有利于让全国所有的银行在各类贷款中应用LPR进行报价,实现全覆盖。 关于考核标准,一方面报价行向利率自律机制提交报价模型,报价过程中要依据模型在MLF利率基础上考虑到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后再进行报价,考核报价模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报价行有没有按照这个模型进行报价;另一方面,考核的重点是报价行自己报出的价格是不是对最优质客户贷款实际执行的利率。报价行的规模、类型各不相同,报价必然有高有低,考核并不是针对报价行报价绝对值的高低,而是考核报价行报价的机制。同时还会考核报价行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完善,能否按时报价等情况。 刘国强:考核的重点,一个是科学性,包括模型,不能随便报;另外是真实性,看报价是不是真的。 重点五:存款基准利率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留 利率并轨改革也考验着商业银行的应对能力。 孙国峰:改革的关键词是市场化,市场化的含义在于提高银行自主定价能力。银行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提升以后,综合竞争力提升,有利于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 短期内贷款利率下降也可能会对银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就存款利率来说,存款基准利率是保留的,而且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留,人民银行也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稳住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为银行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条件。 从短期来看,影响是不确定的,也很难说有一个计算。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贷款自主定价能力提升有利于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是有利的。 刘国强:银行贷款原来是参照基准利率,将来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这是全覆盖的,不是说某几种继续参照基准利率,某几种参照新的LPR,而是全覆盖,各种贷款都要参照LPR。 短期内银行息差会下降,会影响银行的利润,这么推算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长期看,银行是服务业,银行是依托实体经济的,如果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了,银行的服务对象就增加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了、发展好转了,银行信贷不良率就会下来,信贷质量就会提高。 重点六:新LPR倒逼银行练内功 新的利率形成机制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贷款市场利率的水平,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自主性和灵活性,疏通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亮: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业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采用LPR对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新公布的机制,LPR是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而加点取决于银行的业务模式、资金成本,对市场供求以及客户风险溢价的研判,银行自身的能力要提升。银行要持续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和规范合同文本,切实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防控。要倒逼银行更好地练内功、转变发展方式,从重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转向重效益和质量的内涵式增长,对银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会起到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 二是银行要持续改善信贷服务质量。银行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贷款方式的变革,要创新各种信贷模式,特别是要规范和优化信贷的标准、流程,注重审核第一还款的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的比重,加强中长期贷款产品的研发,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个别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我们对那些妨碍改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保持金融生态良好环境。 重点七:中小银行报价拉动LPR上行幅度有限 报价行中不少是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的银行,是否会抬高LPR整体的利率水平? 孙国峰:从结构上分析,中小银行报价拉动LPR上行幅度有限。 LPR是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的是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来报价。最优质客户是信用比较好、综合贡献度比较大的客户。中小银行对这些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换个角度想,这些最优质客户不管在哪个银行贷款,利率都是比较低的。所以中小银行LPR的报价不会明显高于大银行。 报价行当中增加了中小银行,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高LPR,但是幅度有限。从大银行的角度来看,新机制下,报价会拉动LPR下行。因为改革前报价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范围界定把握尺度不同,报价没有完全反映对最优质客户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 在过去的实践中,一些大银行对最优质客户贷款的利率经常是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这个水平明显低于之前的LPR水平。如果在新的机制下大银行报出来的LPR报价是按照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来报价的话,这个报价的水平会较改革前降低,成为拉低LPR的因素。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