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赋予了中国体育产业化巨大的想象空间: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5年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又提出,到 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有投资者认为,按照目前增长速度,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超5万亿元肯定没问题,2035年的市场空间则更为庞大。 “这个空间从理论上是有的。”胜利三人篮球联盟创始人易非对此并不怀疑。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在2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指出,经过科学测算,预计到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7811.4亿元,2014年到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4.6%,处在快速发展和上升期。 而美国在2004年体育产业产值就已达到1786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7%,与石油、汽车、钢铁比肩为美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 如果对标这个数字,目前行业预测的产值仅占GDP仅约1%的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就是蓝海。”易非认为。 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还处于不平衡状态。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各领域增加值的构成为: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和销售所占比重达到70.985%,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场馆管理活动只有8.88%,体育培训和中介更是少得可怜,两项加一起只有0.87%。 十年之后, 这一结构发生了些许变化。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1987.7亿元,增加值为7811亿元,2017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13509.2亿元和3264.6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2.9%和14.0%,依旧是体育产业中贡献最大的,占到总产出的61.4%,增加值的41.8%。 值得欣慰的,相较于十年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加值在体育产业的比重下降了近十个百分点,而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则在增加。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其中直接与公众体育消费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等增长突出,几项的增加值占比达到了25%左右。 “从结构中很难看到赛事的消费是多少,但这几项还是与内容生产多少是相关的,美国的赛事收入的消费以及休闲健身消费占比在33%左右,单纯从数字上分析,二者之间的差距不是特别大,围绕体育赛事内容生产的空间肯定是持续增长的。”动吧体育创始人白强认为,单就目前情况而言,除了对马拉松等群众基础比较广泛的赛事关注外,投资者对体育场馆、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投资热情也很高。上月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也确定进一步促进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的措施,推动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体育设施。 “有设施,必要内容,这是一个闭环链条,这也是行业中许多做内容产业的创业者一直咬牙坚持的原因,所以,体育产业的春天还是有的。”白强说。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