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列强两次洗劫后,当年的圆明园四十景,只剩下这些遗迹。
涵虚朗鉴,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 涵虚朗鉴位于福海东北岸,建于乾隆初期。整个建筑坐东朝西,临湖岸建有平台,乾隆皇帝有御诗“左右云堤纡委,千嶂叠青,面前巨浸空澄,一泓净碧,日月出入,云霞卷舒,远山烟岚,近水楼阁”,这里是欣赏湖景,远眺西山晚霞的好地方。 蓬岛瑶台,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位于福海中的三个小岛,雍正时期就已建成,初名“蓬莱洲”。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琼阁之状,象征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雍正修此三岛也是为了追求人间仙境,祈求长生不老的一厢愿望。三岛位于福海中心,由两座木桥将三岛相连接,正中为大岛约45米见方,岛上正殿叫“蓬岛瑶台”,殿内设有宝座并设有床,这里是皇帝的寝宫,乾隆帝曾多次在此传膳、休息。殿内还收藏有《重刻淳化阁帖》和《西洋楼铜版图》各一套。 廓然大公廓然大公,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园内较大的园中之园。 然大公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景区。康熙末年,在圆明园还是皇四字赐园的时候就已经建成,初名“深柳读书堂”,乾隆年后称“廓然大公”,又称“双鹤斋”。在乾隆二十年(1755)又对廓然大公进行了改建,景致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叠石则是模仿盘山静寄山庄。 坦坦荡荡,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州景区西部偏北,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 坦坦荡荡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景区,康熙末年就已建成,起初叫“金鱼池”。坦坦荡荡分南北两大景区,南面是一组中式建筑,中间一间正殿,外檐悬挂乾隆皇帝御笔“素心堂”匾。此堂一般是帝后及皇太后来此游玩、休息的地方。 杏花春馆,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州景区西北角,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杏花春馆在康熙末年就已建成,最早叫“菜圃”。杏花春馆是模拟农村风光而修建的,在中南部还建有一块菜园,菜地四周修建有大小不同的农舍,还有浇水灌溉用的井亭等,来到这里宛如置身于村野之中。菜地四周还建有大量杏花树,皇帝经常在此欣赏杏花美景。 长春仙馆,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州清晏景区西南角,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 长春仙馆建于雍正初年,初名“莲花馆”,从雍正七年(1729)起,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被雍正赐居于此。雍正十一年(1733)弘历被雍正赐雅号“长春居士”,后来弘历当上了皇帝,就将莲花馆改名为“长春仙馆”。 曲院风荷,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曲院风荷位于九州景区东部,与杭州西湖曲院风荷同名,是圆明园西湖小十景之一。曲院风荷分南北两部分,北部是一个小院,正殿五间,坐北朝南,檐下悬挂乾隆御笔“曲院风荷”匾。曲院风荷地处福海与九州之间,是一个过渡景点,也是圆明园仿建西湖十景规模最大的一处。在曲院风荷殿西建有一座两层小楼,楼内供有佛像,乾隆赐名“洛伽胜境”,此楼是照浙江定海普陀山仿建的。 坐石临流,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 坐石临流景区规模很大,由西北部的兰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卫城、东南部的同乐园及中部的买卖街五部分组成。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