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日前开始集中披露三季报,其中也包括被恒大系举牌过的企业。但是,以往A股公司频遭恒大系旗下恒大人寿增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相反,恒大人寿低调地进行了一场场撤退。 据多家企业的三季报,从今年初至三季度末,恒大人寿已陆续减持了16家公司的股份,并从其中的10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中消失。这10家公司分别为银信科技(300231.SZ)、德赛电池(000049.SZ)、软控股份(002073.SZ)、河钢股份(000709.SZ)、栋梁新材(002082.SZ)、中远海控(601919.SH)、招商轮船(601872.SH)、中国中冶(601618.SH)、海信电器(600060.SH)及中设集团(603018.SH)。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险资企业偿付比例出现问题时,会选择集中减持股份套现,但对于拥有一定规模保费的恒大人寿而言,缺钱可能不是其集中减持的主要原因。” “毕竟作为主业的地产业务,曾在一定程度上反哺过恒大系旗下金融产业的发展。如今,恒大地产正处于回A关键期,恒大人寿此时集中减持,或意在保持低调,避免监管层在做排查时,给恒大地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位不具名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表示。 频繁减持的逻辑 据财联社统计,除上述10家公司外,恒大人寿还减持了金螳螂(002081.SZ)、文科园林(002775.SZ)、金洲管道(002443.SZ)、仙琚制药(002332.SZ)、中元股份(300018.SZ)、积成电子(002339.SZ)这6家企业的股份。 除河钢股份外,其他15家公司的2016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恒大人寿分别持有公司0.17%-3.33%不等的股份。恒大人寿于今年才增持河钢股份,据其2017年中报显示,恒大人寿持有河钢股份0.29%的股份。 至2017年度三季报期末,除仍持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较小比例股份外,恒大人寿的身影已经难觅。而对集中减持的原因,恒大人寿相关人士未予回应。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财联社,像恒大人寿这类险资入股的企业可分为几类。一类是像金螳螂、文科园林等上下游供应链上的企业,恒大对合作伙伴的情况非常熟悉,易于运作。 其次,恒大会举牌一些股权分散的企业,让散户跟风。“择一些股权分散的企业进行增持,然后将股份增持至举牌线,例如4.9%。当市场收到许家印增持风声时会陆续跟进,利好股价,而后恒大人寿会择机减持。” 第三类则是根据市场行情选择一些具有炒作概念或有背景的公司,例如中远海控、招商轮船、中国中冶。 “从恒大人寿目前减持的情况来看,多数减持的是第二类增持的企业,当股价不能达到投资预期时,需要挥泪诀别。诸如银信科技、软控股份、栋梁新材,这几家公司由于经营问题,股价一塌糊涂。这种情况下,追求投资回报的险资肯定会选择退出。”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说。 以银信科技为例,11月3日其收盘价为11.18元/股,较近一年的高点跌幅近50%。此外,软控股份、栋梁新材等公司,近一年的股价也处于下跌态势。 “这样的股价走势,恒大人寿增持后能否赚足浮盈,确实很难说。”上述资深投行人士称。 另据保监会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1-8月恒大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91.7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65.13亿元。而上年同期的数据则为:原保险保费收入32.82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69.13亿元。 换言之,虽然今年恒大人寿万能险收费同比大幅下降,但原保险保费收入却大幅度提高。总体保费规模方面,今年1-8月为256.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1.95亿元减少45.12亿元。 事实上,关于偿付能力的问题,据10月30日恒大人寿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三季度末,恒大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64.7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69.28%;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9.91亿元,净利润13.14亿元。在保监会2017年第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评价中,恒大人寿被评定为B类。 减持背后的回A压力 对于地产业务反哺其他业务,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曾明确表示,“恒大地产上市以来,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0%,净利润在10%以上。但这几年,恒大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先后介入了地产、金融、健康、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其中,占整体业务的90%的地产业务,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其他三个产业。” “为了保证回A进展顺利,在回A前,恒大系内部要求尽可能保持低调。”恒大地产一位内部人士向财联社透露。 事实上,在此次集中减持之前,恒大人寿曾受到处罚。今年2月份,保监会针对恒大人寿资金运用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依法给予该公司限制股票投资一年、两名责任人分别行业禁入五年和三年的行政处罚决定。此外,还对该公司采取下调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至20%、责令撤换另两名相关责任人、责令就有关问题进行整改等三项监管措施。”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虽然投资股票遭限制,但是不排斥明面上恒大人寿没有增持行为,但私下用自己的其他投资渠道进行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以来,恒大系旗下恒大地产为彰显回A的决心,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亏损70.7亿元,将所持有的万科股票全部转让给深铁。此外,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6月30日前将净负债率由目前的240%降至70%左右,并赎回全部1129.4亿元永续债;引入共计700亿元的两轮战投,并向战投承诺未来三年实现净利润888亿元;将收购的嘉凯城转让给控股股东凯隆置业等。 但眼下,恒大回A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10月13日,作为恒大地产借壳对象的深深房(000029.SZ)发布了延期复牌公告,将重组预案或报告书等相关信息披露时间,再次推迟一个月至11月14日。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认为,“恒大地产回A的法律问题是公众股东太少。”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