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渔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为什么仍然有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从事非法捕捞呢?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近两年来,中国推进的“中国渔政亮剑”专项执法行动,称得上“史上最严执法“。然而,即便是在这种高压严打的态势下,各种违法捕捞现象、各种违法行为依然屡禁不止,确实值得深思。 于康震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渔政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的、监管手段不足等原因,还在于渔业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武器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力度不大。 据了解,现行《渔业法》于1986年制定,由于年代久远,《渔业法》已经严重滞后于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于康震说,很多涉渔“三无”船舶、非法从事远洋渔业的行为,现行《渔业法》并没有规定罚则,存在执法难的问题。对非法捕捞行为处罚的标准也偏低,现行《渔业法》对非法捕捞处罚标准是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经济状况设定的,罚款数额大多数都在5万元以下,对电鱼的处罚标准更低,这与违法捕捞的危害和获利程度,特别是违法海洋捕捞所获得的巨额经济利益相比,是完全不成比例的,“现行法律不足以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震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尽快修订《渔业法》”。 当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法工作非常重视,已经把《渔业法》修订列入规划。2019年,农业农村部将加快推进《渔业法》修订,并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修订草案准备将各种违法捕捞行为特别是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非法从事远洋渔业等现实中经常发生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都纳入法治监管轨道,并合理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处罚力度,做到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