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原创】兴源环境业绩承压卖身傍“大款” “弃”国资转投刘永好“怀抱”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财联社记者崔文官            发布时间:2019-04-01 12:54:01
  【财联社】(记者 崔文官)急于“卖身”国资脱困的兴源环境(300266.SZ)转投民营大佬刘永好的“怀抱”,日前公司公告披露称控股股东兴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源控股”)与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兴源控股拟将持上市公司23.6%的股份,转让给新希望投资,该事项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兴源环境此前三个受让方均为国资背景,新希望投资则是刘永好旗下企业。是什么促使兴源环境拒国资转投新希望?新希望接盘兴源环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盘算?

  “弃”国资转投新希望

  实际上自2018年半年开始,兴源控股开始筹划转让兴源环境控制权,此后兴源控股先后接触两家国有资本平台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并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但股权转让事宜迟迟未能落地。

  今年的 3月4日,兴源环境曾公告相关进展:两家国资平台已完成尽职调查工作,仍在积极进行交易谈判;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对公司及兴源控股进行初步尽职调查后无实质性进展。

  不过到了3月26日,兴源环境突然停牌并公告称,兴源控股终止与之前披露的三个拟受让方的股权转让事项,拟将所持有的兴源环境部分股份通过协议转让或其他等方式转让给新希望投资。

  兴源环境相关负责人士称解释称,此前的三个协议并不是排他性协议,只是意向性的,公司都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披露。不过对此,有国资系统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称,“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流程较长,尤其是收购亏损或者质量不好的上市公司要考量的因素可能更多,一旦后续经营无法好转,会很麻烦。”

  事实上,兴源环境急于卖身与其主业萎靡不无关系,公司此前发布的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85%;营业利润为-9.5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9.82%。

  对此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受‘去杠杆、紧信用’的金融大环境影响,加之国家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管理,兴源环境部分PPP项目的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导致本期经营业绩下滑。

  行业前景的悲观及业绩下滑也导致公司股价一泻千里,2018年7月连遭10个跌停,市值蒸发超过100亿元。股价下跌也使控股股东兴源控股所持股份面临平仓风险。目前,兴源环境的质押率为33.87%,控股股东质押率为79.76%,大股东韩肖芳的质押率达到100%,仍面临较大还款压力。

  后续整合问题待解

  对于公司控制权转让及业绩等问题,记者致电兴源环境,截止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应。不过从频繁接触接盘方,并火速接洽新希望的一系列动作看,兴源控股对控制权的转让极为迫切。实际上去年12月兴源环境还曾得到杭州国资的4亿元的驰援,不过与公司庞大的资金需求相比,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这也是为何上述三家国资在接触后最终放弃这一烫手山芋,工商信息显示,新希望投资属于投资与资产管理行业,由新希望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股权穿透之后,实控人为刘永好,刘永好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据悉此次转让价格3.92元/股,较公司最新股价折价10%,合计转让总价14.49亿元。

  新希望集团涉足食品与现代农业、乳业与快消品、房产与基础设施、化工与资源及金融等多个领域。刘永好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包括新希望(000876.SZ)、华创阳安(600155.SH)以及刚刚登陆A股不久的新乳业(002946.SZ)。同时,刘永好还投资了民生银行(600016.SH)、深圳燃气(601139.SH)等上市公司以及西部首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

  如果新希望投资与兴源控股的协议最终能够完成,这意味着,刘永好的资本版图再下一城。不过记者注意到兴源环境注册地位于浙江杭州,业务涵盖环保装备制造、江河湖库疏浚、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工业节能、水质监测等。

  但是新希望此前的产业布局中并无涉足环保领域若接手兴源环境,如何实现产业协同,扭转业绩颓势,对环保产业稍显陌生的刘永好及新希望集团或许还是一个考验。对于新希望投资的这笔投资,新希望集团称:“如此次收购按计划完成,新希望投资集团将依托兴源环境上市公司平台,完成在环保和生态修复领域的产业布局,加强与新希望旗下农牧等板块相关业务的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