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医疗行业,资金一般是企业以自有资金投入,或者通过民间借贷,也有部分银行贷款。但发债、股权、产业基金这些融资渠道,是少数头部企业才能采取的方式,大多数中小民营医疗企业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在近日深圳一场民营企业论坛上,某民营医疗集团负责人说。 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监管屡次提及金融支付民企、小微企业融资。今年以来,政策持续落地,敦促金融机构加大对民企、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然而,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始终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回报的考虑,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包括过度依赖融资、负债率过高、抵押物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不规范等。不断出现的民企债务违约又加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担忧。 从以往情况看,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往往发生贷款、借贷违约。因为债券违约之后,将会影响银行对企业信贷支持的信心。4月22日,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公告称,其2018年度第四期超短融(下称“18民生投资SCP004”)应于4月22日兑付本金15亿元、利息7212万元。由于资金划转不及时,部分资金未能于当日17时前及时支付。随后,中民投称,4月22日晚间已支付全部资金,兑付将于4月23日完成。 此前的4月18日,受到债券兑付延期、资产冻结以及子公司债务违约等影响,该公司两笔共8亿美元的海外债券出现交叉违约。 今年以来,民企债券违约仍然频繁发生,根据联合资信统计,仅2019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就新增违约主体14家,且全部为民营企业。 除了债券违约、杠杆过高之外,订单下滑、经营没有根本性改变,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超出预期,民营企业的经营也有所改善,但一些企业前几年过度加杠杆,很难通过今年的利润改善覆盖。”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但依赖融资解决资金,非解决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投入一块钱贷款,至少要生产一块钱的东西并且卖掉吧?”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说,企业的正常资金来源,应该是通过销售回笼解决,但流动资金大都依赖融资的企业,银行即便有意援手,贷款也难以通过审核。 产品没有竞争力、杠杆过高、抵押物不足的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不敢、不愿放贷,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律。但问题在于,一些经营尚可、具有一定技术,但没有充足抵押物、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的企业,融资需求仍需通过合理的方式得到解决。 但一些在所属行业处于寡头、显著领先的大型民企,却成为银行竞相争夺的对象。2018年下半年以来,大型民营企业获得百亿规模以上的授信额度屡见不鲜,与一般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形成了鲜明对比。 “目前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的考核,主要有贷款金额、利率两个方面,以及这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增速指标,这实际很好完成。”某上市银行人士说,如果不做具体区分,只要增加大型民企贷款规模,民营企业贷款目标很容易完成。而对于小微企业,各家银行的标准并不统一。要改变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要对民企、小微企业的标准进行清晰界定。 “光靠银行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要把融资渠道打开,允许有实际业务,有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通过发债、股权融资等方式来融资。”某大型民营企业负责人说,对于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应通过掌握的企业社保、税务等数据,帮助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