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70年家庭消费品变迁图景: “老四件”有的退出舞台,有的成为“共享经济”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19-07-04 21:07:03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零售量增长速度更快。”第一财经记者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份统计公报中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而在40年后《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全国居民平均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一栏内,“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已经不在统计之列,“电视机”也已经被“彩色电视机”取代。
无论从日常生活体验与记忆,还是从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数据看,家庭耐用消费品都在不断升级中。
不同年代“几大件”的变化,正是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变迁以及背后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的具象化写照。 不同年代的“几大件”
今年读大一的小宁,出生于1999年。读小学之前在乡村生活过,在她的记忆中,住在家乡的奶奶还拥有一台缝纫机,偶尔会缝补一些衣服。
但对于大多数同龄人来说,作为传统“老四件”之一的缝纫机已经完全退出了生活舞台。而“老四件”中的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也已经不再是“生活水准”的标志。对于小宁来说,自行车已经成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消费品。
在“70后”黄先生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初邻居家里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而他自己家则直接进入彩色电视机时代。
几代人的记忆,也勾勒了家庭消费在不同年代的“升级”路线。
上世纪50~70年代,“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被形象地概括为“三转一响”,其消费水平在“百元级”;
上世纪80年代“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消费水平在“千元级”;
到上世纪90年代,消费迈入万元、10万元级。“老四件”已在农村普及;多数城镇“新六件”趋于饱和。电脑、家用汽车、商品房进入家庭消费。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20年统计年鉴发现,从2003年开始,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中,已经不再统计自行车的数据,摩托车和家用汽车成为“新成员”。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0.88辆,摩托车为22.19辆。 2018年10月,用共享单车组成的婚车队经过淮安街头。图片来源:新华社
10年后的2013年,农村每百户自行车数据已经不再列入统计。当年农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9.9辆,同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22.3辆。
在2014年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前后,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拥有量逐渐接近或超过百户百台的规模。
以洗衣机为例,1981年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量为6.3台,到2017年为95.7台;农村地区,1983年百户家庭拥有量为0.4台,2017年达到86.3台。
电冰箱,1981年城镇百户家庭拥有量为0.2台,到2017年为98台;农村地区,1985年,百户家庭拥有0.1台电冰箱,到2017年为91.7台。
从空调数据看,城镇地区,1985年百户家庭拥有量为0.1台,到2017年为128.6台;农村1993年百户家庭拥有量0.1台,到2017年为52.6台。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以及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为消费新亮点。
从移动电话拥有量看,1997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1.7部手机,2017年为235.4部,这相当于每一户家庭拥有超过两部手机;而在农村地区,2000年每百户家庭手机拥有量为4.3部,到2017年为246.1部。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开始,农村每百户家庭手机拥有量超过城镇,并在2017年差距略微拉大。
与此同时,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全市)为1.59亿辆。
2018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3辆,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达41辆;农村居民为22.3辆。 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增长
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改善的背后,是收入水平的提高。
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到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
此外,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彩电分别为78.9台、83.5台和108.9台,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汽车、计算机拥有量分别为13.1辆、16.8台。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