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金融科技言必谈数据风控,为何心理测试成新变量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投资观察界            发布时间:2017-07-19 09:42:11

 


     投资观察界7月19日讯(记者 胡海明)自2016年以来,一度被强调的互联网化的金融理念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金融本质的重新关注、金融与技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金融科技大行其道,金融行业正重回技术信仰的时代。因此,能够在技术层面和产品层面实现创新的公司将成为行业关键变量。

其中,大数据信用借款服务是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以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方式,向银行输出信用借款服务,助力其高效、批量获取小额信用借款服务资产。其中,风控是金融机构放贷重中之重,时常见诸报道的P2P跑路正是风控缺失惹的祸,因此风控再怎么强调、重视都不为过。

随着风控技术的进步,风控官们日渐发现,还款能力不等于还款意愿,最终客户还款与否还要看还款意愿。因此,以线下调查为目的的借前风控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凡普金科旗下专注于提供定制化的小微借款信息服务平台凡普信与全球领先心理测试风险建模公司Innovative Assessments(IA)战略合作就聚焦借前风控,能否牢牢守住风控这一金融科技的生命线?

小微贷风控技术历经三次变迁

近年来,银行、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逐渐把视线转向小微信用借款服务领域,加上P2P、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等践行普惠金融,使广大小微借款客户看到了融资的曙光。由于小微借款客户对资金的需求以“短、小、频、急”为主,加上财务信息不透明、不健全、生存能力薄弱等特点,导致小微借款信息服务平台面临成本高、不良率高、风控水平要求高等尴尬局面。

其中,小微贷风控技术走过了特定历史时期,从最初的抵押模式到以IPC技术为代表的信用借款服务员模式。前者不适用小微借款客群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犹如“大象起舞”般笨拙,虽然利率不高但惠及面较窄,而且经常要求客户提供诸多资料、报表,效率低下。

后者对人的技能要求较高,靠信用借款服务员的经验去做判断,而信用借款服务员对于这套技术模型真正运用娴熟需要1年以上时间,是一套比较占用人力成本和需要时间传承的技术,加上信用借款服务流程需要信用借款服务员全程参与,无形中使放贷的道德风险增加。

随着时间推移,二者局限性愈加凸显,难以兼容成本与规模化扩张的需求,小微信用借款行业亟待出现新一代的风控技术,大数据风控应运而生,其好处是一来可以更快速地规模化复制,二来风险结果可预测。

需要指出的是,风险代表不确定性,风险定位的终极目标不是零风险,一个行之有效的风控模式是在不良率和通过率之间做出最大化平衡,即在一定通过率的情况下把不良率降下来,在设定不良率目标的情况下把通过率提上来。

众所周知,信用评估是大数据风控的重要一环,指互联网金融公司利用自身海量数据优势和用户信息,从财富、安全、守约、消费、社交等维度来评判,为用户建立信用报告,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海量数据库。

相比传统征信模式,大数据征信模式优点在于数据来源广泛,可以弥补传统征信覆盖面不足的缺陷,而且数据类型多样化,不局限于信用借款服务数据,更能全面反映个人信用情况。不过,其也面临信用数据关联的不确定性、“数据孤岛”不能实现数据共享等问题。

鉴于大数据征信仍处于起步阶段,正确看待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要求其一步登天,短期内带来质的改变;也不能风声鹤唳,一有创新就以各种名义围追堵截。在我看来,看待大数据征信的正确姿势是给予更多理性的包容和试错的空间,在渐进创新中不断完善大数据征信体系。

心理测试引发金融科技风控质变

风控分为借款前、借款中、借款后风控,P2P乱象丛生的症结在于借款前风控缺失,根源在于过于迷信或过分放大互联网+的效率和普惠。

不可否认,自2015年初央行放下“一家独大”的身段,批准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以来,征信行业的确取得不小的进展,但也存在各种问题,既有机构以征信为名从事个人信息倒卖,也有大数据征信公信力的严重缺失,曾经似乎触手可及的个人征信牌照变得遥遥无期。

事实上,借款前风控的职责是实现线下调查,即通过线下实地走访和考察,对客户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和真实性验证,包括对借款人银行流水、征信报告、财产证明、工作证明等的审查,通过审查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考虑到线下调查是风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线上大数据与线下实地考察结合大势所趋。

一般而言,小微信用借款服务的借款前风控包含三个步骤:申请准入及预判、上门查看并收集信息和整合信息形成初判。其中,上门查看并收集信息是重中之重,通常收集借款用途、经营历史、经营模式、资产负债情况等信息,人品情况往往被忽略或凭感觉判断,成为影响信用评估的不确定因素。

纵观整个行业,基于大数据、个人征信的风控手段已有很多,但从心理学角度就还款意愿进行风险衡量则未曾涉足。凡普信与IA强强联合填补了这项空白,双方合作着眼于借前风控,充分研究人性和个性,完善信用评估体系,以加强凡普信整个风控体系的全面性、多样性。不难看出,心理测试已成为金融科技风控的新变量。

凡普信是专注于提供定制化的小微借款信息服务平台,其母公司凡普金科曾入选“2016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位列榜单第二,实力可见一斑。凡普信前身是凡普信用借款服务,品牌升级的背后是其不满足于代表一条业务线,而是成为一家集信息服务、信用价值、信任为一体的综合金融信息服务中心。来自以色列的IA也表现不俗,其在风险管理建模和信用风险领域颇有建树,曾跻身全球明日之星50强。

凡普信与IA的创新尝试,可以对传统征信和大数据征信的漏洞进行填补,完善更为有效的风控系统,工作原理与测谎仪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类似。短期来看,作为国内首个将心理测试引入风控体系的玩家,凡普信将享受IA独家合作方的专属红利,构建更安全、高效的风控运转模式。

长远来看,凡普信与IA通力合作更像是抛砖引玉,依托各自非凡的影响力,将引发一阵效仿浪潮,成为金融科技行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中的标配,为整个行业搭建良好的风控大环境添砖加瓦,风控水平质变势不可挡。

结语

无论是金融科技还是其他行业,创业公司创新能力优于大公司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本原因在于由自身处境而定。前者缺钱缺资源,创新是其与大公司竞争的唯一出路;后者不用为生计发愁,内部组织僵化导致推动创新困难重重。因此,凡普信携手IA生动诠释了创业公司站在金融创新的潮头,成为行业风向标,保不齐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哪天会跟进。

金融风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金融科技企业最需要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即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再出神入化,也不要低估线下调查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其优势在于近距离观察人品,而心理测试是洞悉人性的神器,可避免被借款人还款能力所迷惑。说到底,客户还款与否还要看还款意愿,拥有IA加持的凡普信无疑走在行业前列,未来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