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察界7月20日讯(记者 吴高山) 近几年来,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可谓是各个出手不凡,已然形成了凶猛的9大派系,其中又以万达、安邦、海航、复星等最为耀眼。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中资企业就发起了729宗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73.16%,而其中有500宗披露了交易金额,共计约3318.74亿美元。 尽管这些疯狂的海外并购彰显了“中国实力”,但却也是“危机重重”:因为很多企业的并购资金都是“借”的!所以,这也自然就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如果投资一旦失败,势必会对国家产生负面形象。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海外并购还关系到了外汇资本的外流,影响到了汇率。严重一点来说,甚至会冲击到国内的实体经济。 假并购,真转移? 日前,央视援引社科院专家评论称,国内企业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实质上是转移财产。 以万达为例,其在过去5年内共计斥资2541亿元人民币用于海外投资,标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酒店、文娱等产业。而截止2016年底,该企业(万达商业)的货币资金为1002亿元,总资产7511亿元,负债合计为5278亿元,资产负债率则高达70%。 一方面负债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还在大手笔地往海外砸钱,并且按照分析人士的话来说,都是一些无法提升产能的行业,这难免就容易让人猜忌。于是,有关部门在关注到相关情况后,下发通知要求国内银行审查有关万达等明星并购企业的授信情况和贷款敞口。 所以,万达之所以会将旗下部分资产以632亿元出售给融创中国,无疑也是在为了偿还银行贷款,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应对有关部门的审查。 深陷舆论风口如何自救? 在央视的此次报道中,苏宁集团也被直接点名了。苏宁集团去年曾耗资2.7亿欧元收购了意甲豪门国际米兰,而事实上后者已连续亏损了5年,总额甚至高达2.759亿欧元 。 可就在当初收购的时候,国内舆论却还普遍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提升国内足球体育水平,同时扩大我国的影响力。 可惜时过境迁,现在的苏宁却又像是成了一个犯错的小孩,被老师当堂狠狠的教育了一番。一前一后的舆论反向差距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或许说,这本就是一个可怕的舆论风口。 “如果企业自己的钱干什么都可以,问题是钱来路不是自己的。这些机构境内负债率很高,他们拿着从银行借来的、从其他金融机构融来的钱,在国外挥霍、购买资产,在境外投资一旦失误,这会增加境内金融风险,给他自己贴金。这些海外投资有涉嫌洗钱的可能性,不排除有一些难以直接用语言形容的目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院尹中立在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提问时的回答。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