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察界7月24日讯(记者 吴高山)
7月已过去三周,银行理财收益也终结了上半年疯狂的涨势,连续三周小幅下滑。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收益小幅下滑,除了流动性变化,和监管的趋严也有关。
“年中考”后收益就变脸
随着二季末资金需求增加和央行MPA考核双重压迫,上半年各大银行上演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存款争夺战,银行各种存款类产品也迎来难得一遇的高收益,并在6月达到了巅峰。然而“年中大考”才刚结束,踏入7月份,随着市场资金面重回宽松,银行理财就已悄悄在变脸。
普益标准提供给《金证券》记者的数据显示,上周300家银行共发行了1724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8家,产品发行量减少34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55%,较上期下降0.01个百分点,而该指标在7月前两周的收益分别是4.58%、4.56%,这意味着该数据已经连降了三周。
一位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对《金证券》记者表示,踏入7月份,市场资金面重回宽松,央行连续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资金投放,货币市场利率连续两周全线回落,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下滑也在意料之中,预计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进一步走低。
不过华创证券认为,“理财收益率易上难下”,考虑到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面临类似“囚徒困境”的局面,出于维持资产规模的考虑,在资金面没有显著缓和的情况下,银行不会主动调低理财产品收益率,负债成本也体现出一定刚性。
保本型理财逐渐退出舞台
银行理财收益小幅下滑,除了流动性变化,业内人士表示和监管的趋严也有关。近日界面等媒体消息称银监会本月要求部分银行降低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控制风险,而此举针对的对象是表内理财,即保本型理财,可见监管部门防控风险目的明显。
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24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其中,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吉林省、新疆、广西,分别为4.25%,4.25%,4.17%。上述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对《金证券》记者表示,银行资产端要对接高收益的项目,一般情况下,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目前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3.8%左右,一些中小银行的保本理财收益甚至超过4%,保本理财属于表内理财,其收益率过高会在一定程度增加银行负债端的压力。现在一些中小银行网点较少,吸储能力较弱,为保证盈利,这种负债端压力最终会通过信贷传导到资产端,加重企业负担。
随着金融去杠杆监管趋势愈加明显,《金证券》记者发现,目前保本理财规模收缩,银行理财回归其“代客理财”的本质已成为业界的基本共识。数据显示,目前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保本类理财规模占比较低,均不足20%,且许多大型银行已开始自发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保本类理财的权重,部分银行保本类理财规模占比已不足5%。中小银行保本理财的平均占比相对较高,其中农村金融机构保本理财平均占比已接近40%。从具体银行来看,中小银行理财业务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大型城商行与农商行都有意控制保本理财规模,但小型银行业务模式仍显单一,不少小型银行保本理财占比超过75%。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如果监管禁止保本类理财产品发行,此类银行理财结构将面临大幅调整,整体规模的收缩是可预见的。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