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的花坛里,杜鸿宇在打理花草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贺笑天 文 白周峰 摄影 核心提示丨郑州市人民公园每个角落里,都少不了绿植和花卉的点缀,尽管最近秋寒渐袭,但它们依旧昂然挺立,在寒风中展现着蓬勃生机,无论是叶形花色还是姿态造型,都好似被施了魔法,可谓风光无限,毫无秋季的违和感,而把“魔法”淋漓尽致展现出来的“魔术师”,正是人民公园园林科的巧手园艺师们。 新一代园林人 剪枝修型、摆放设计,样样在行 今年36岁的杜鸿宇是巧手园艺师中的一员。年纪轻轻的他,竟然已经和花草打15年交道且已是科室负责人了。拿子承父业来形容他,一点不为过。“我爸妈的工作都跟园林有关,从小耳濡目染,对花草有感情。”杜鸿宇说,他大学学的是城镇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毕业后如愿成为了一名园艺师。 其实,对于人民公园,杜鸿宇打小就不陌生,他童年的记忆几乎都留在了这里,当其他小朋友坐在游乐场里的电动玩具上不愿下来时,他却被园区里的花花草草勾去了魂。“一天不见花草心里就痒痒,能把兴趣和工作画等号是最难得的,我很幸运。” 10月中旬的一天,大河报记者见到杜鸿宇时,他忙到恨不得使用“分身术”。盆景园、花房、草坪上,甚至是园区门口的假山上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从修剪枯枝、设计造型到花草搬运和摆设,杜鸿宇样样在行,体型略胖的他,干起活来却是“风一样的男子”,甚是麻利。 “风一样的男子”是杜鸿宇每天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越是节假日他就越忙,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照顾花草就像‘养娃娃’,一年四季每个阶段都需要特别用心。每当看到修剪好的花卉,或是设计摆放好的各种绿植小景观,就感到十分满足且很有成就感,干再多的活都不觉得累。”杜鸿宇说,只要能让公园变漂亮,让游园的市民心情舒畅,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老一代园林人 寄希望于下一代,多为城市绿化做贡献 身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园艺师,杜鸿宇非常忙,他的母亲,今年已是78岁高龄的李女士,作为老一代园林人,对儿子杜鸿宇忙得经常“不着家”,表示十分理解。“以前,我们也会在节假日到来之前摆些花草营造氛围,但那时数量少,品种也单一,就连造型也只是些简单的设计。”李女士说,现在不一样了,城市在发展,大家更加讲究环境的美化,所以全国各地都在搞绿化,从植被培育开始,都得亲力亲为,后期的造型设计和摆设,更是需要花费大把时间和精力,“新一代园林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我们得理解支持,而且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李女士的记忆中,早些年美化人民公园靠的是参天大树,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走上几个来回,市民就很满足。而如今各种花花草草遍布公园每个角落,还有不同主题的“个性化小景区”,更是让人民公园焕然一新。 已退休20多年的李女士现在唯一的愿景,就是希望包括杜鸿宇在内的新一代园林人,能为郑州的园林绿化多做贡献,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打造更加美观的园林景致。 市民说变化 从游乐设施为主打到一年四季繁花迷人眼 本月20日左右,就是人民公园一年一度的菊花展了。这段时间,公园园林科60位园艺师,从早到晚或聚集在花房或聚集在盆景园,用他们灵巧的双手为菊花绿雕设计夺目的造型。 “这次菊展的造型和花色,都比以往更丰富、靓丽,就连花盘也比以前大了很多。”杜鸿宇说,时代在发展,花展也得与时俱进,他们在栽培时使用了一些新手法,“从3月份养到10月份,每个造型树上都需要嫁接1000多朵菊花呢!” 除了菊花展的创新,提及园区植被景观的变化,杜鸿宇说,近五年来,是公园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方面是政府加大了在园林绿化领域的投入,更新了硬件设施,比如之前想要修剪园区内高大挺拔的梧桐树的枝叶,工人们只能徒手爬上树一点一点修剪,而如今配备了高空作业专用车,修剪枝叶既省时又安全;另一方面是园区内植被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给游客留下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好印象。单看盆景园,五年前只有300多个品种、3000多盆,如今已增加到500多个品种、5000多盆盆景。 “几年前带孙子来人民公园主要玩游乐设施,现在不一样了,与其说是公园不如说是花园,一年四季繁花迷人眼,没事就喜欢来转转。”正在人民公园散步的付女士见大河报记者采访,走过来说,如今人民公园里的园林景致就是郑州市园林绿化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她最大的感受是城市绿化景观变美了,而分布在街头巷尾的鲜花带和小花园,带给大家的也是不一样的风景,“十九大就要召开了,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党和政府将来能在城市绿化方面再多些投入,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宜居”。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