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19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三财季净营收为538.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32.65亿美元相比增长1%;净利润为100.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15.19亿美元相比下降13%。 苹果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滑之后,在第三财季迎来增长。库克出席财报电话会议时表示,第三财季的营收的提升得益于服务业务营收创出历史新高,可穿戴业务加速增长,iPad和Mac的强劲表现,以及iPhone趋势显著改善的推动。 然而,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目前已连续三个财季下滑,据以往苹果公司财报显示,第一财季净利润为199.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00.65亿美元相比下滑0.5%;第二财季净利润为115.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8.22亿美元下降16%。 具体业务方面,苹果第三财季来自于iPhone的净营收为259.8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94.70亿美元相比,持续下滑11.82%。来自于服务的净营收为114.5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1.70亿美元相比,增长12.64%。 iPhone的营收目前处于持续下跌状态,库克掌管苹果以来,逐渐拉动苹果向服务型业务转型,然而,目前服务型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例仅为21.3%,苹果公司的主营业务仍然是iPhone。业内外人士将目光聚焦于新一代iPhone手机上,苹果CEO蒂姆·库克出席财报电话会议时表示,苹果公司计划秋季发布多款新品。那么新一代手机是否能拉动苹果下一季度的业绩增长? iPhone收入持续下跌,市场份额掉队三星、华为 对比第二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滑了近22%,第三财季,苹果大中华区净营收为91.5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5.51亿美元相比下降4%,由此可见,其在大中华区的疲软表现有所缓解。 库克表示,苹果在大中华区取得了发展,非iPhone收入同比增长了17%,苹果在除了iPhone之外的所有品类都获得了增长。 财报显示,除iPhone以外,苹果其他业务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来自于Mac的净营收为58.2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2.58亿美元相比,增长10.69%;来自于iPad的净营收为50.2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6.34亿美元相比,增长8.39%。来自于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和配件的净营收为55.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7.33亿美元相比,增长48%。 目前,iPhone在苹果的营收中占比为五成左右,其营收出现了连续三个财季下滑的状况。苹果公司财报显示,第一财季iPhone销售额为519.8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11.04亿美元下滑15%;第二财季来自于iPhone的营收为310.5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75.59亿美元。 对于苹果手机销量下滑的原因,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首先,苹果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能力;其次,其手机价格比较贵;此外,苹果的产品线比较单一。” 为了扭转颓势,苹果早在2018年12月起便开始调整其销售策略,推出“折抵换购”促销活动,此外,苹果在中国的渠道商也接连掀起降价潮,苹果还推出了24个月免息分期,在电商平台推出优惠券等活动。 目前,对比苹果官网去年9月三款新品发布时的价位,iPhone XS与iPhoneXS MAX降价500元,iPhone XR降价则超过1500元。 iPhone X系列产品发布时的官网售价(单位:元) 目前iPhone X系列产品的官网售价(单位:元) 但降价似乎并没有扭转iPhone的颓势。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19年Q2全球手机出货量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1亿台,同比下降2.6%,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占据市场份额的前五位。其中三星、华为、小米和O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苹果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出现下降。 2019年第二季度苹果iPhone出货量为3800万部,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130万部下降7.99%;市场份额为11.1%,比去年同期的11.8%有所下降。 此外,根据BankMyCell的一份报告结论显示,iPhone的忠诚度为73%,处于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201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为92%。 苹果转型服务业务,用户依赖硬件或难维持业绩持续增长 在iPhone等硬件产品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库克找到了其所谓的新的营收增长点——内容服务。 三月初,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招聘软件及服务岗1400人,这是其近几年在招聘岗位方面首次超过硬件部门。随后,苹果举行2019年春季发布会,值得注意的是,发布会的主角被5款互联网服务型产品所取代,此次发布会苹果没有发布任何硬件产品。 苹果的服务产品包括Apple Music、Apple Card、Apple Arcade、Apple News+和Apple TV+等,覆盖了音乐、游戏和视频等诸多领域。 从业绩来看,去年开始,苹果旗下收入占比最大的两个部门iPhone和服务收入占比发生了显著变化,iPhone占比逐渐下降,服务收入占比则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苹果最新财报显示,iPhone第三财季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下降至50%以下,服务业务占比则高于20%。 虽然苹果服务业务营收呈现出增长趋势,但业内人士表示,服务业务在营收方面远未能成为苹果的支柱。目前服务业务占营收的总比重仅为21.3%。 从具体业务来看,Apple Music是目前苹果的服务业务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型产品,拥有超过6000万(包括了试用期用户)的付费订阅用户,但该产品仍面临国内外音乐服务产品的竞争,Spotify在全球月活用户为2.17亿跃用户,而在国内市场,网易云音乐、腾讯系音乐更是苹果强大的竞争对手。Trustdata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6月移动互联网全行业排行榜显示,酷狗音乐、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月活跃用户人数分别为2.13亿、1.06亿、5855万、5357万。 而Apple News+自推出以来也接连遭遇困境。有媒体报道称,一位出版行业的高管表示,苹果公司此前预估内容发布商在Apple News+上的首年收入是Texture的10倍,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实际营收仅有苹果预期的二十分之一。其他几家发行商也表示从Apple News+上获得的回报基本上和从Texture获得的持平,甚至有可能更低。 此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苹果服务业务是以其硬件产品为基础的,而iPhone在硬件产品中的营收比例又是最大的,iPhone销量的下滑势必会影响苹果用户的数量,从而影响苹果的服务业务。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服务业务可以说已经成为苹果公司一个比较大的营收支撑,但其离转型成功距离还很远,目前来看苹果用户规模增速在放缓,新增用户空间变少。此外,其在应用层级上的垄断也受到很多国家的质疑。苹果若想在服务方面形成影响力,需要进行更大的转型,使其更像一个互联公司,目前互联网公司提倡硬件薄利,内容补贴,但苹果的硬件仍然维持高端形象,对扩大用户规模益处不大。”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无论苹果手机的销量怎样,其保有量一直是处于增长状态,但iPhone是苹果用户的重要来源,随着硬件销售量的下滑,用户增长也会下滑。” 苹果新机或创新不足,缺乏5G技术或难有竞争力 究竟未来苹果能不能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外界将关注点放在了苹果的新一代手机身上。有消息称,苹果新机或将采用了后置三摄的风格设计。 在屏幕占比方面,如今,市面上的机型已出现穿孔屏、水滴屏、滑盖屏,这些机型的屏幕占比均超过苹果刘海屏。在拍照功能方面拍照,就目前安卓阵营内的旗舰机来看,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实现了“四摄”、“广角”、“长焦化”,动辄4800万像素起步、17mm广角、10倍混合变焦……而消息称苹果有可能发布搭载三摄的iPhone手机。 此外,如今正处于4G与5G的交叉路口,Canalys预测未来五年内将有19亿台5G手机出货,并在2023年超过4G手机。业内人士表示,5G手机将成为增强手机厂商智能手机竞争力的正要指标。 国内手机厂商也都排兵布阵,为迎接5G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7月中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方显示,7款5G手机获得了中国质量3C认证,其中,华为有4款,一加、中兴、vivo各有一款。 而苹果也为5G技术做着准备,近日,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签订协议,苹果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的大部分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大约 2200 名英特尔员工将加入苹果公司,同时还包括相关的知识产权、设备和租约。 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也将为苹果公司带来现有及未来无线技术的多项专利,再加上现有的专利组合,苹果公司将持有超过 1.7 万项无线技术专利。 业内专家普遍表示,今年秋季苹果发布会不会推出5G手机。孙燕飚表示:“目前来看,苹果即将上市的新机创新不足,销量预期是非常消极的。” 项立刚表示,苹果若发布未搭载5G技术的新机,会对其业绩造成影响。 日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在报告中表示,2020年只有高端iPhone才支持5G网络,但其最新报告修改了这一结果。郭明錤最新报告预测,苹果会在2020年发布三款新机支持5G网络,同时苹果也计划最快2020年为中国市场推出定制版低价5G手机。 郭明錤还指出,迫使苹果明年大力推出5G手机的原因有三个:第一,Apple并购Intel基带芯片事业后,有更多资源可开发5G iPhone;第二,预期支持5G的Android手机之售价至2010年第二季度可降至约249-349美元,彼时,消费者将会认为5G是必备功能,故售价更高的iPhone唯有支持5G,才能争取运营商补贴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第三,加速5G发展有助于Apple推广AR生态。 付亮表示:“苹果应该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目前苹果每年发布的手机新产品很少,这种策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了。明年春季苹果会不会推出新产品,要看苹果会不会打破常规,也要看其5G方面的技术有没有准备好。”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