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宝 我1932年出生,少年失学,1949年才上初中一年级,1951年9月迁到今一零一中学所在地,之后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工作,先在中文系,1984年调入北京大学出版社任编辑,住区一直在距离圆明园一公里之内。1997年11月,65岁时离休。现耳聋,自己打字也很艰难,但对生活过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圆明园地区,却深情难忘。 现在向游人开放的圆明园游览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西校门外,属整个圆明园的东区,是原来的长春园,长春园西南是绮春园,这两个园都是圆明园的附园。主园圆明园在它们的西边,现在大家笼统叫圆明园,如今游览区南门外的公交站就叫圆明园南门。1981年至1993年我住在地处清华南路的北京大学燕东园,离圆明园游览区南大门几百米,免费开放,自由进入。 1951年9月,我作为当时师大附中二部(今一零一中学)的初中三年级学生,随学校从北京北城鼓楼东宝钞胡同迁到位于圆明园(实际在绮春园)遗址的新校区:新盖的二层教室楼(当时叫南楼)、二层宿舍楼(北楼)和一个不大的饭厅。再就是原有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土堆、乱石冈等等。师生动手修路,修操场,常能挖到旧有的灰渣混合土以及杂乱砖瓦石块等旧物。教历史课的刘占武老师说,这一带原来是升平署。过后两年修游泳池,并不是新挖,只是清理位于校区东北部,原来消夏堂附近,几近完整的石砌水池,清除淤泥杂物,不怎么费事。看样子,那里原来是荷花池一类的设施。这个水池呈长方形,长的一边约40米,宽约30米,规格近乎正式游泳池。2011年一零一中学65周年校庆,我顺道寻找游泳池,导引的学生说,有游泳馆,没有游泳池。是在原来游泳池的地方新修建了游泳馆。 西洋楼和舍卫城 当年在这里生活、学习时,大家都想多知道一些圆明园旧址的事情。星期天,同学们常常三五成群走出校区,漫无目的地转悠,希望能看到些什么。 东北方向去树村的路上,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至今人们常常说及的西洋楼,虽然残缺,仍然留有旧日模样。西洋楼是当时以画师身份供职于清廷的欧洲籍天主教传教士设计监造的,体现巴洛克风格。我和大家一样,围着残存的建筑物上下观看,心中描摹当年的样子。印象里的样子,既不是一些图片上的现状,也不像附图1922年拍摄的样子,而是介乎二者之间。 西北方向赫然出现的是舍卫城颓垣,残留高低不等,两米左右高的灰泥混合土墙体。“城”内是经过反复翻挖的大大小小的土堆和相应的土坑。许多年后看到摄于1922年的舍卫城照片,砖墙齐全,门楼严整。 生活于清末至民国的崇彝(蒙古族,曾任清政府户部文选司郎中)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中说:“舍卫城,在曲院风荷之北,同乐园北,即舍卫城。前建坊楔南,已毁。城南面为多宝阁,内为山门。正殿为"寿国寿民",后为仁慈殿,又后为普善宫。城北为最胜阁。多宝阁祀关帝。舍卫城北有坊曰花界,曰香城;东曰莲涌,曰金池;西曰昙霏,曰珠林。今皆不见,仅存城墙。南门外"舍卫城"三字石刻仆地,但存其半耳。据云,当年供千佛。自康熙以来,凡进佛祝寿,及皇太后上寿造佛像,皆送其中,盖有十馀万尊,皆为民人所毁。至同治九年,犹有得之井中,寄库一夜,又为胥吏盗换之。”崇彝所见,当在1922年以后。 有一次我一个人转,在舍卫城东边不远的地方看到假山模样的残留物,有二三十米长,周围没有别的残存建筑物。里面有一人多高,宽可以容两个人同时或者相向通过,从东头进去,西头出来。后来知道,这里大概是叫“廓然大公”的地方。 东南方向到过现在游览区正门以西的正觉寺(俗名喇嘛庙,属绮春园)北面的湖边。那是1955年,我已经在学校工作,做青年团的专职干部。5月间某人投水自尽,当时没有找到尸体,7月中旬,有人发现残骨、衣饰等物品。我随同去辨认,停留较久。湖对面不远处,是庙宇状建筑,过后想,那应该是正觉寺。稍向西,有单孔桥,近年影视作品里看到,没有再遭破坏,甚感欣慰。20世纪60年代,正觉寺里有承接印刷装订活计的简易作坊,联系业务,从外面大门走入,见房屋完整,只是失修。世纪之交正式整修,采取“整旧如旧”的方式,保持了原来格局和样式,外观没有明显变化。近年不时路过,还是原来的印象。 1952年初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让我兼管食堂。6月下旬,当地老乡向学校食堂推销窖藏白薯。我跟着去看了看,白薯窖在现在一零一中学北边小河沟对面的土坡上。看样子是老乡就地势挖的,不是原有设施。白薯比较难储藏:除了怕腐烂,主要是防止外皮干硬变质而不能食用;懂行的会储存,能够保存到6月底,甚不容易。这时候的白薯,外表没有什么变化,就是不怎么甜了。 从福园门到福缘门 一零一中学南楼西北方向几十米外有一些住户,当时有约二三十家。就地起名,叫福缘门。此地本来是圆明园“洞天深处”南边的福园门,随音改名“福缘”,寓意吉祥。在这里住的都是穷苦人家,没有房子住,找到这个地方,自己寻找废料修建。没有房屋的人有了房屋,算是一种“福缘”。学校与福缘门之间没有围墙、铁丝网等物隔离。从学校去西北方向,常从村子里穿过。村里一律旧青砖瓦房,完全是就地取用屡经破坏以后残存的破碎砖瓦,自己修建的住房。1952年一个秋天下午五六点钟,我从学校往外走,对面走来一名警察。我以为是联系什么公务,便问:“什么事?”对方一边敬礼,一边非常正式而且礼貌地答道:“人民警察交通警,本地住家。”想必就住在福缘门。这十一个字,至今清楚地记得。 现在的一零一中学南校门外,过虹桥,往南路东便是如今的北京大学。1951年还是燕京大学。向西、向南,路就是现在这么宽。现在北大校园的石砌西墙、蔚秀园东墙,当年就有。那时候的马路是厚石块砌的,是清朝的遗留物。这种路面,向南一直延至黄庄、魏公村、白石桥,都是。经多年车马碾压,磨得近乎卵石,如同现在卢沟桥封闭保留原样的桥面。过虹桥向西,通往颐和园的路也如此,当然同样不宽。平常步行去海淀镇,大家总是走已经变鋊(yú)的石板路旁边的土路。 过虹桥,通向现在的一零一中学校区,那时只有人行小路。东边是大片的苇子坑,西边是规整的长条稻田。隔墙再往西,就是东北义园,原来的翰林花园。1950年至1951年修建校舍运料,临时开辟了可以通行载重汽车的大道,在虹桥东面几十米。学校搬来以后,这条大道继续使用。1953年5月24日周恩来总理来校视察,1954年至1955年郭沫若、粟裕等人先后来看望儿子,因为开着车,走的都是这条道。 圆明园、西苑一带,水位比较低。当初修建圆明园,充分利用泉眼、泉流开凿景点,以水文为主题,因水成趣。1951年,学校迁来,已经开凿了“自流井”:口径约20厘米的钢管打入地下,清泠的泉水直向外涌冒,几百人的生活用水,全部解决,大量多余的水,顺水沟流走。过了两年,要用水泵抽水。再后,水泵也抽不上水了,改用普通的自来水。一零一中学在自流井的地方,保留了原来的设施,校庆的时候,老校友来了,导引的学生会带你去看。 以抗金名将刘錡为原型的刘猛将军庙 我1956年8月离开一零一中学,上了北京大学。几十年间,先后在海淀路以北的北京大学校园南区和中关园、燕东园居住,一直在距离圆明园一公里范围内。1994年迁到圆明园西路骚子营北京大学燕北园,住区紧靠马路,对面就是圆明园西墙内,供奉除虫神的刘猛将军庙遗址。刘猛将军的原型为南宋抗金名将,屡次打败金人的刘錡,绍兴十年(1140)顺昌(今安徽阜阳)之役,以不足2万的兵力战胜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领的10万之众,迫使金人转入防御。头两年,圆明园西侧门敞开,我曾多次进入,随处走动。树木荫蔽,杂草丛生,大小土堆坑池遍布。有的地方有住家,还有什么加工厂、库房等等。大路上车多,堵塞难行。上班有时候乘黄色面包形出租车,司机拐弯抹角在里边穿行,从西苑东面的一亩园街出来,转上颐和园路大道,要快得多。 圆明园的正门,在今交通枢纽站以北,门内是圆明园殿。21世纪初,紧靠西南角的藻门,加以简易整修,正式开启,除了园内管理需要,早6时前,准许游人进入。藻门内,圆明园殿遗址西边几十米处原十三所旧址,清理出墙基础石,整整齐齐地一排。1994年至1995年,听说要以这些地基为基础,盖高级的房屋,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后来没有盖。十三所,根据位置和地基整齐排列的样子,应该是清政府六部和各府派驻的应诏机关之所在。皇帝有什么诏讯,立即驰往城内本机关。十三所不包括雍正年间设立的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的代表机关。军机处本部,在紫禁城内乾清门西。因为关涉军国要事,事务繁杂,办事人员和所占处所多,十三所之一所容纳不下,在今北四环路海淀桥东几十米的原老虎洞偏西路北有一处规整的四合院。这个院子,1958年我进去过,当然已经是大杂院。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出北京大学40楼旁边的西南门(现在不开),路南斜对过,上坡,有一条胡同,就叫军机处胡同,小胡同西边南端就是那个四合院的外墙,胡同两旁另有几个简易的院落。小胡同里路东,有一个手压水井,供胡同里的人家用水。 1990年代后期,靠近圆明园西北门处,看到一家住户,门口的地面是用碎瓷片砌的,鸡窝则是用雕有不同图形的石头垒成,这是圆明园残存物的充分利用。现在北京大学西校门内,办公楼(燕京大学时期叫贝公楼)西边的一对华表,是当年燕京大学兴建之时,取自圆明园之物;如今燕园里还有别的东西也是取自圆明园,如一院至六院之间的赑屃碑等。1994年,我到过西墙北端残留的园墙墙顶,四周观望。后来加固全园的围墙,或者拆除,或者被新修的部分掩盖,反正现在看不见了。 曾经从邻近住处的圆明园朝西开的小门进入园内,转悠到福海西边,再向南折,有一片新盖的红砖瓦房,看门牌,是福缘门。跟几十年前的福缘门大不相同:村子大了,有整齐的街道,有的院落门口还停着汽车,“福缘”升级了。后来的福缘门,与一零一中学之间有围墙隔开。再后来,福缘门有了楼房,地图上有了福缘门村,现在又叫福缘门街,附近还开了福缘门酒店。最近一些年,福缘门住了不少外来的务工人员,想必其中一些人也能够找到“福缘”。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维护,圆明园西区从外面看,树木茂密,企盼规划中的圆明园森林公园项目早日实现。 圆明园,让它永久以遗址的姿态留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目之中。近年见有圆明园西区复建某景物的报道,但愿属于个别现象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