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以北,总占地面积5200余亩,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座主要园林组成,总称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建造规模最大,内部装潢最精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兴建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与多样的原因,清王朝的满族统治者们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当他们问鼎中原,很难适应北京皇宫盛夏的酷暑,寻求一方安逸凉爽、富于山野气息的舒适水土来兴建园囿,以代皇宫,便成了清初统治者们共同的追求。 从康熙四十六年(1707)始建算起,到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劫掠为止,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帝王前后一百五十余年的经营时间,期间多次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工程,最终形成了“圆明园四十景”,长春园、长春园西洋楼景区和绮春园三十景等。 这几处景点所残存的遗迹几乎代表了大部分观众心目中对圆明园的全部印象。那么且让我们感受一下版画、复原图、老照片今昔对照中的圆明园所带给人的惊鸿一瞥。 海晏堂 海晏堂位于方外观东面,是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组建筑。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 铜版画——海晏堂 海晏堂的正门朝西,两层十一开间,对称构图,西立面中部楼上设大门,大门前石阶分别立有石鱼、石狮各一对。门前左右有弧形叠落石阶数十级,沿石阶可从一层直接上到二层。石阶两侧除西式汉白玉栏杆外,还设计了跌水(水扶梯),水流沿跌水逐级跌落,流至楼前水池。 海晏堂前的水池呈菱形,池中间有座圆形喷水塔。池东有一雕刻精美的巨型牡蛎形番花。在石牡蛎两侧,分别排列有十二尊人身兽头青铜雕像,每尊青铜雕像手捧玉笏,形态各异。北面从内至外依次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南面从内到外依次是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十二生肖铜像。按照时辰规律的排列,这些铜像轮流自口中喷水一个时辰,即两小时。每到午时,所有生肖一起喷水,人们根据喷水的动物就可以知道大概时间,所以又俗称“水力钟”。 铜雕十二生肖——马首、猴首、鼠首、猪首、牛首、虎首 海晏堂喷水池有一点值得一说,在西方国家,喷泉一般为裸体人像,按理说西洋楼喷水池也该用裸体人雕像,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用裸体人雕像做为喷泉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不能容忍的。郎世宁、蒋友仁在中国居住多年,显然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所以才用中国人熟悉的十二生肖做为喷泉雕像。将民俗文化融入于西洋喷泉之中,是传教士长居中国宫廷,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结果,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成功范例。 海晏堂喷泉全景 海晏堂不仅外观设计巧妙,内部也十分豪华。据史料和传教士回忆录记载,海晏堂内挂有乾隆御书“海晏堂”西式楠木金字横匾。内部设有宝座两张,上有皮花象牙席二块,南楼下挂紫檀木雕西洋人物大挂屏一面。殿内其它屋内还陈设有西洋瓷花尊、西洋钟表、西洋玛瑙餐具、玻璃鹅项灯等西式物件,大多是西方国家进贡给中国皇帝的礼物。 海晏堂十二生肖基座 海晏堂后是一座工字形平台楼,是供给附近喷泉水源的主要蓄水楼。这座蓄水楼从外表看起来仍然是一座西式洋楼,但它是实心的,洋楼的下部是走廊,上部建有阳台,东门有盘旋石梯可登楼。楼上中心部位是一东西长27.36米,南北宽5.72米,池深1.44米的大水池,可容水约180吨,池底为防止漏水,全部用锡板焊成,俗称锡海。 在海晏堂蓄水楼内还建有水车房,海晏堂刚建成时,为机械提水,后因水车轮损坏,国人又不会修理,最后只得改为人工打水上楼,勉强保障正常供水。 海晏堂蓄水楼夯土基 海晏堂南北两面还建有四个小型八角喷水池。西边的池里插铁制桂树一株,树下有两个铜猴手托大印一枚在捅马蜂窝,从水口喷射出来的水击到树上,群蜂飞舞,水花四溅,两个小猴十分恐慌的溺于水中,俗称“封(蜂)侯(猴)挂印”喷泉。而东边的池里也设有一只铜猴坐在四只石刻山羊上,手执一把雨伞,伞顶喷水上升后落于伞面如下暴雨一般,俗称“猴打伞”。海晏堂南北两个小型喷泉完全一样,只是位置相互交换了一下。 现存北京大学内的原海晏堂水槽 海晏堂在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主体建筑尚保存完整。但随着庚子事件及清王朝的倒台,海晏堂由于建筑庞大,石件雕刻精美,成了西洋楼重点被破坏的对象,截止到八十年代末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开放,海晏堂主体建筑仅剩蓄水楼高大的大土台基尚存。正门前喷水池中的巨形石雕贝壳一百年来依旧静静的躺在原址上,石雕贝壳南北两侧的铜雕十二生肖喷水像也早被人盗去。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重金将其中的牛首、虎首、猴首买回国内,2003年何鸿燊出资600万将猪首从美国购回送个了保利集团。2007年马首被何鸿燊以6910万港币购得,现存澳门新普京酒店大堂。2009年鼠首、兔首在法国被拍卖,成交价高达2800万欧元,但买家并未付款,鼠首、兔首至今仍在法国。其余五个兽头至今下落不明。希望这些十二生肖铜像能早日一起回到海晏堂前,再次向世人展示中西方文化完美的交融。海晏堂遗址于1992年进行过简单归位清理,2015年北京市文研所又对蓄水楼夯土遗址及周边进行了考古挖掘。 海晏堂考古遗址挖掘出的水车房遗迹 大水法、观水法、远瀛观 大水法、观水法景区位于海晏堂东,由大水法,观水法及后来添建的远瀛观组成,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铜版画——大水法 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大水法复原推想图 猎狗逐鹿喷泉(陆伟绘) 猎狗逐鹿喷泉石座 “水法”意思就是水的戏法,也就是喷泉,大水法就是大喷泉的意思。大水法其实是一座大理石造就的,雕刻有精美花纹的大牌坊,牌坊中心有一巨型石龛,中券前边有狮子头喷水布瀑,形成七级水帘。前下方为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池正中有一铜铸的梅花鹿,其角分八杈,由角顶喷出八道水柱,射向空中,又散落下来流入水池。鹿两侧有10只铜猎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俗称“猎狗逐鹿”在椭圆形喷水池前东西各建有一座十三级方型喷水塔,池底有大喷水管八根,还有小型喷水管八十根,喷出的水柱高达六尺。 铜版画——观水法 在大水法的正南就是观水法。观水法是清朝皇帝欣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观水法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台的正中设有皇帝的宝座,宝座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展翅欲飞的铜铸仙鹤,一根铜杆的两端分别衔在仙鹤口中,支成架子(杆上横布五色琉璃六棱流苏)由宝座靠背拉黄绸顶棚至前方鹤嘴横杆,形成一个一尺五长的小凉棚,皇帝就在此凉棚下的宝座上欣赏喷泉美景。 理查德1877年拍摄的观水法巴洛克门 在皇帝宝座的后面,还建有一座高大的石屏风,屏风呈半圆形,嵌有五件屏蕊,上刻有西洋军旗、甲胄、刀剑、枪炮图案。石屏风东西两侧各立汉白玉方塔一座,在汉白玉塔的两侧又各有一座“巴洛克”式西洋门,出门沿台阶可到泽兰堂。 上图为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1919年拍摄的观水法遗址;下图为观水法现状 在中国古代,皇帝大多坐北朝南,而观水法却是坐南朝北,看来为欣赏西洋喷泉,皇帝也只好放下架子坐南朝北了。 铜版画——远瀛观 在观水法和大水法以北,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添建了一组建筑,名叫远瀛观,远瀛观位于大水法北面的高台上,平面呈倒凹字形,共17间房。远瀛观面宽5间,中间3间后退,立面成3段,中间部分为3层重檐庑殿顶,两边则是双层檐钟刻亭式楼顶。远瀛观门前摆西洋石狮一对,门窗皆安有玻璃,前后券门上的横披、两次券的扇、16槽槛窗、4槽扇门口都是用高宽半尺多的方格玻璃镶安而成,共安玻璃1206块。在远瀛观殿上安有24个铸铜出水口,为中式龙头型状,下雨时,雨水同时从龙头口中流出,情景十分壮观。远瀛观整体建筑由数十根优质汉白玉大石柱组成,这数十根汉白玉大石柱又以中间大门前的两根最为精美,此二柱,柱头柱身刻有下垂式葡萄花纹,雕刻精美,属清代石刻之精品。 奥尔默拍摄的远瀛观,此时的远瀛观只有大门及内部被大火焚毁,主体结构十分完整 喜仁龙1922年拍摄的远瀛观残迹 远瀛观现状 远瀛观内部陈设也十分豪华,殿内挂有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1781)亲笔御书“远瀛观”西洋花边玻璃心匾。匾两旁还挂有对联一幅。远瀛观殿内画有大量西洋人物及风景通景画,总面积过二百多平方米。远瀛观在乾隆时曾一度为容妃(香妃)寝宫,乾隆皇帝为博得容妃的欢心,特意按容妃的身材承做了西洋式镀金铜床,西洋浴缸等西洋家具。远瀛观内还到处摆放有西洋玩具、金银、珐琅质地的艺术珍品,连法国国王所赠的土耳其挂毯及英王乔治三世送给乾隆皇帝的一架天文仪器——天体运行仪也陈设在殿内。 喜仁龙1922年拍摄的大水法残迹 大水法现状 大水法、观水法及远瀛观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但由于三组建筑主体建筑皆为石刻,所以被焚毁后整体建筑尚保存完好,大量石刻构件散落地面。根据德国人奥尔墨在圆明园被毁后十年(1870)时拍摄的照片分析,此时观水法及两侧巴洛克欧式门尚保存完好,大水法中券石龛已无,但其余保存尚好。而远瀛观门窗已无,门前铜狮也不知去向,但整体建筑格局比较完整,但随后几十年里发生的庚子事件及清王朝倒台,观水法及远瀛观由于石件雕刻精美且数量巨大,所以成为了不法分子猎取的对像,而且许多奸商经常勾结守园的太监盗卖石刻,有一次在盗卖观水法石屏风的时候,因价格问题发生争执被贝勒载涛发现,将石刻追回才保住这五块石屏风及两边两座小方塔。但载涛虽将石刻追回但并未将其归位,而是将石刻丢弃在当时自己的私家花园内,直到1977年才由圆明园管理处运回并按原样归位。可石屏风的石雕框早年已被毁,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五块屏蕊和两座小方塔。大水法前的一对石鱼后2007年被笔者发现并成功回归圆明园,这也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首件回归圆明园的西洋楼石刻。 亚乐园1927年拍摄的大水法下的石鱼,共两只,此石鱼不久后就被人搬运到了城内,多年来一直摆放在西单横二条某私人住宅中,2007年圆明园管理处将其运会圆明园 二十世纪初就被人搬到北京西单横二条某私人住宅中的大水法石鱼 蓄水楼、黄花阵(迷宫) 在谐奇趣主楼西北建有供谐奇趣喷泉用水的供水楼,又俗称蓄水楼。蓄水楼内水源是从北面进水孔引入的。蓄水楼早年是由3匹骡子拉动水车往楼上提水,后因水车轮盘损坏而改用人工提水。 蓄水楼西是西洋楼景区西墙,墙为西洋风格,称“线法墙”,线法墙南端建有西洋座钟形门一座,门上嵌有西洋石钟一座。 蓄水楼东,谐奇趣主楼北还建有一处大型欧式迷宫,占地约15000平方米。俗称黄花阵或万花阵。 铜版画——迷宫 毕士博1915年拍摄的迷宫残迹,此时的迷宫残迹比起1873年德国人奥尔默拍摄的那张几乎可以说是荡然无存,只有远处的小蓄水楼依稀可以见到一些残迹 黄花阵为长方形,东西南北四面都设有门可供进出,其中南面为一座西洋风格的大门,为黄花阵正门,正门内修有西洋石桥一座,过石桥便是黄花阵。阵中心高台圆基上建有西洋式凉亭一座。亭子全部用汉白玉雕拼而成。黄花阵是根据欧洲皇家花园中的迷宫进行仿建的,但组成迷宫的图案不是剪修的灌木,而是砖砌的矮墙,墙高约1.2米,宽约0.6米,墙面镶嵌卍字不到头图案雕花青砖,墙体总长1600余米。 迷宫入口处现状 万花阵北面北门内建有一座西式小蓄水楼,有楼梯可登上二楼,楼前放置背驮宝瓶卧狮喷泉一对。 迷宫蓄水楼前的西洋石狮 在万花阵北面小山上还建有中式凉亭一座,坐在凉亭内可观整个万花阵美景。 万花阵在清朝一直是帝后中秋节举行灯火晚会的地方。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宫女们头顶黄绸纱灯,争抢着向阵中心的石亭跑去,皇帝则坐在亭子正中,据说谁先跑到亭子前向皇帝磕头请安,就将会得到皇帝的赏赐。 喜仁龙1922年拍摄的蓄水楼残迹 蓄水楼遗址现状 蓄水楼在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只被烧掉了屋顶,主体建筑一直保存完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些照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主体建构完整的蓄水楼。但从三十年代末开始,蓄水楼就开始被迅速拆毁,今天我们除了能看到一小部分夯土地基外,其它构件荡然无存。万花阵也基本是同一时期被拆为平地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按原样修复,可能是因为资料缺乏等原因,万花阵本来是木构建构琉璃顶,结果被复建为汉白玉石亭。新修的这座汉白玉石亭也是目前北京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一座石亭。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