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因为技不如人被逼向英法强盗伸出橄榄枝,同意英法列强的苛刻条件进行议和。并派出谈判大臣允许接受英法联军所提条件为由与列强签订停战协议。但是为什么英法联军还要冲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呢?
虽然英法联军对于掠夺和抢劫大清财物,侵我中华领土的念头由来已经,战略意图是刻在列强们骨子里的阴谋。但是,最直接的原因却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对礼制的认同产生的偏见。这跟当时的一个号称中国通的英国人巴夏礼有很大的关系。 1860年,32岁的英国人巴夏礼志得意满地前往北京,他的身后是一支两万人的英法联军,他的身份是英国专使额尔金的中文秘书。 此时,距巴夏礼第一次进入中国已经过去了19年,当年那个穷困的英国小子,因为在澳门学会了中文,从此得以步步高升。他从未来过北京,但在那些描述京都繁华的书籍中,他不止一次地梦想过那个富丽堂皇之地。 当然,巴夏礼的想法几乎可以代表身后两万多英法联军,法国史学家弗勒里在描述英法联军的侵略之举时,似乎更愿意把此行视为一趟传奇之旅:“他们历时近半年,远行6000来法里,来到一个辽阔而神秘的帝国,大胆深入欧洲人从未涉足的地区。他们虽然遭遇到那么多意想不到的处境,终于来到那仙境般流光溢彩的财富和珠宝面前,最后,伴着鼓乐声,步入拥有200余万臣民的天子之城一古老而神奇的,被历史赋予了无数梦想、幻想和幻景的北京。 战争似乎已接近尾声,因为清国的主政者面对大军压境时选择了和谈。 巴夏礼,这个英军专使的秘书,鬼使神差地成为了后来一系列事件的主角。 1860年9月14日,清朝派出的谈判大臣载垣等接受了英法所提的条件,与巴夏礼达成了停战签约的协议。但三天之后,巴夏礼却提出英国使臣向清帝面交国书的要求。 在西方世界,这是通行的外交礼仪。但在中国的大臣们看来,这纯属无礼要求。这一事情的纠缠一度又演绎出“见面跪与不跪”的问题。中方认为,英法代表如果面呈中国皇帝,必须行跪拜之礼。但是巴夏礼代表的英法联军认为,我不是中国的臣子,只能按西方礼仪参见,直接拒绝跪拜之礼。相持不下之时,清朝大臣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擒贼必先擒王,咸丰皇帝亲自拍板,于是僧格林沁率部截拿巴夏礼等英法人员39人。至此,谈判全面破裂。 英法联军一方面是为了掩盖抢劫圆明园的罪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清朝当政者一个教训,英法联军的报复行动随即展开,此时还不忘发表一篇冠冕堂皇的布告:“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罪,即不能逃脱其应有之责任与刑罚。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约及违反和约起见,决于九月初五日焚烧圆明园。所有种种违约行动,人民未参与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惩罚之也。” 法联军本已停滞的行动,因此次突发异变而加速起来。10日间便进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令人震惊的抢劫。圆明园大火烧起,历时三日,北京城西北角黑烟遮天。 事已至此,咸丰帝派自己28岁的弟弟奕诉全权处理此事。惊慌失措,上下不一之中,官员们竟将巴夏礼一行人员放行。当初扣得无理,现在放得荒唐。整个事件从扣押巴夏礼始,到释放巴夏礼终,最后导致还没来及得向世界展示天府上国之奢华的圆明园被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跪拜之礼。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