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最大的红包来了!谁将如愿,谁将失之交臂?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投资观察界            发布时间:2017-07-11 18:40:42

      投资观察界7月11日讯(记者 吴翠娥)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官网上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接受记者采访”的文章,透露了未来一个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红利之所在”。

文章说:今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综合政策效应加快显现的重要一年。其中在“培育发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方面有5项工作:

一是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全面完成全国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今年要编制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5个跨省区城市群规划,指导地方开展省域内城市群规划编制。

二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

四是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增设一批中小城市,研究出台《市辖区设置标准》,继续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

五是推进特大镇扩权赋能,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允许特大镇按照相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发展。

这5项工作,就是当前国家层面给予地方层面最大的红利之所在。其中第三项,是含金量最高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这句话非常简单,但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和最激动人心的城市发展机会。

18大之后,中央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当北京遭遇雾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困扰之后,国家改变了对“中心城市”的认识,提出了“建设10个北京”的思路。所谓“10个北京”,是全国要有10多个类似北京、上海这样,承担全国中心城市功能的城市。

2016年12月,武汉和郑州同时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让获得这个头衔的城市增加到了8个,也就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以及广州、成都、武汉、郑州四大省会城市。

这显然不是一份完整的名单,至少在西北、东北两大片区都出现了空缺。就城市综合实力看,比郑州更强的深圳、南京、杭州都没有列入。所以,这项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而国家发改委“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这句话,也向我们透露,这项工作是“正在进行时”。

此前有传闻说,国家将确定15个顶级城市,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定位为“全球城市”,其他11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在传言里,最终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的还有南京、杭州、沈阳、西安、青岛、厦门。对此,住建部曾明确予以辟谣。

但与此同时,住建部承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研究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从国家发改委刚刚的表态看,“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的确在进行中。

对于内地的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重大机遇,如果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则意味着在未来交通、基础科研项目等的布局中将获得先机。而城市的优势,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1、会有“全球城市”的定位吗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的牌子已经亮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一线城市位居其中,深圳缺席。但北上广显然在实力上强于郑州、武汉等城市。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都提出了“世界一流”、“世界级”的概念。所以,未来给予北上广深“全球城市”的目标定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近,国家在海洋“十三五规划”里,给予了深圳、上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所以,“全球城市”、“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定位应该会有。或者说,中国的顶级城市会分为两个层级,这是大概率的。

至于雄安新区,其定位也不弱于北上广深,但它到底是一个独立的城市,还是一个功能区,还有待明确。此外,在体量上,至少10年之内还比较弱小。

2、不算北上广深,会有多少个“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是5个: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

郑州都进入了,所以南京、杭州进入应该是没有悬念的。沈阳是东北的中心,东北需要振兴,所以沈阳也没有悬念。

西北地区,目前西安实力最强,综合实力跟郑州不相上下,所以西安的机会很大。这样,5个就变成了9个,新增的是:杭州、南京、沈阳、西安。

接下来还会有谁?此前传闻的是青岛和厦门。照理说,山东是第三经济大省,应该有一个城市入选。目前青岛综合实力仍然略强于济南,但济南在资金总量上已经超过青岛。从对内地辐射力上看,青岛太靠海边,不如济南。所以,青岛入选有争议。

至于厦门,主要的缺点是经济总量太小,综合实力弱于长沙、合肥、福州、大连、宁波、青岛。至于对中国本土的辐射力,也不如长沙、合肥位置更优。至于苏州、无锡、佛山、东莞这些明星地级市,都靠近中心城市,很难另立山头。

3、胡焕庸线以西,难道不需要“国家中心城市”?

上图就是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中国东西分界线。在西部,面积超过中国国土的一半,但人口不到5%。东重西轻,是中国人口分布的一大软肋,这种局面需要政策与之博弈。

从国家安全角度,中国需要在胡焕庸线以西至少布局2个国家中心城市,比较合适的是兰州和乌鲁木齐。虽然它们从实力上“不够格”,但他们在地理位置上“超级够格”。

国家规划不能简单地承认既有事实,还要与现状博弈,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层级上,可以略微宽松一点。设立十二三个都没有问题。

4、高铁、城际铁路和空运,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利器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多年(1979年—2014年前后),港口先行。或者说,港口在基础设施里处于先导地位。原因很简单,我们当时处于“资金、产能引进来”的时期,当时甚至原料都是舶来品。

所以,大基建首先围绕港口展开,中国把几百年的历史欠账迅速补足。如果有兴趣,你可以看看2016年全球港口排行榜,前10名里7个是中国港口,这的确是非常骄人的成就。

现在,中国开始进入“资金、产能走出去”的时代,港口的吞吐能力其实有所过剩。而中西部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对陆路运输的巨大需求。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又率先开启了人类的“高铁时代”。所以,我们团队率先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正进入“陆地交通枢纽城市复兴,纯港口城市见顶”的阶段,被广泛转载和接受。

从这些年郑州、武汉、成都、重庆、长沙、合肥等一批陆路交通枢纽崛起,增长势头力压大连、宁波、连云港等城市,就可以看出端倪。

未来,不断汇聚、交叉的高铁网络,以及新建的机场、通用机场将进一步提升一批内陆城市的价值。而城际铁路、地铁网络,将让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城市圈化”的新时代。

结论:

中国未来最大的投资机会,发展事业的机会,将向“全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及其城市圈集中。由于“全球城市”高不可攀,那么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将成为二线城市最大的机会所在。而这些新晋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最佳创业、生活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成本低、发展空间大。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