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板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预测,到2021年,我国木地板行业销售收入将接近1300亿元。与此同时,行业内至少有上千个品牌在同台竞争。可以说,木地板行业品牌集中度很低。但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一些企业仍然自强不息,逐渐走向了上市。 地板行业是整个家居建材行业中上市企业较多的行业,为什么呢?原因有二,第一,木地板行业的发展年限相比于其他品类时间要长。第二,木地板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大家居”方向,企业不局限于生产木地板,包括木门、橱柜、板材等等。 像大自然、兔宝宝、宜华生活等企业,都是以“大家居”战略在家居建材行业站稳脚跟,逐步扩大企业的势力。“大家居”战略可以说是建材家居行业的风口,从概念到落地,各品牌的布局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 各个上市企业的2017年年中报逐步揭露,今年的企业有人欢喜有人愁,增减幅度都大有变化。让我们盘数一下,那些上市的木地板企业,今年他们的成绩如何? 大亚圣象 2016年 据大亚圣象2016年报,2016年圣象集团营收达46亿,其中木地板实现营业收入44.44亿元。据亿欧智库的统计数据,2016年大自然家居地板类目营收约为15.8亿元。圣象集团在地板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但大自然的市场占有率也远远甩开第三名。 2017年 8月29日消息,大亚圣象发布2017年中报,报告期内,木地板实现营业收入29.52亿元,同比增长8.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0亿元,同比增长35.0179%。 大自然家居 2016年 2016年,大自然家居上半年继续亏损,但亏损额度有所缩减,其中,公司一部分营收源自提供商标及分销网络的收入增长。大自然家居2016年中报净利-2482.70万元,同比增长81.79%。 2017年 2017年,仿佛受到了“大家居”战略影响,大自然家居在今年得到了大幅度的回转,盈利趋势出现了近几年难得的突破。大自然家居2017年中报净利1141.40万元,同比增长145.97%。 德尔未来 2016年 2016年,德尔未来围绕“智能互联家居产业+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以“大家居”产业为目标。2016年德尔未来的年中报净利润0.94亿,同比增长15.75%。 2017年 8月29日,德尔未来发布2017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43.19%;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1.4891%。德尔未来正在进行新兴产业布局,打造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 扬子地板 2016年 8月4日消息,扬子地板(430539)近日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7.41万元,上年同期增长12.66%。 2017年 近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2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2.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0%;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 宜华生活 2016年 扬子地板2016年上半年营收1.55亿元 同比增长13%8月4日消息,扬子地板(430539)近日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7.41万元,上年同期增长12.66%。 2017年 2017年,宜华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发起设立浙江浙商产融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募集规模2000亿。2017年宜华生活年中报净利润33.21亿元,同比增减48.08% 兔宝宝 2016年 兔宝宝2016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2%,归属净利同比增长275.8%;扣非归属净利润同增331%,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同增140%,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00~230%。 2017年 兔宝宝依托板材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全面推进“兔宝宝易装1.0”,通过对家具板材的深加工增值服务,正积极布局定制家居市场业务。8月22日,兔宝宝发布2017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5亿元,同比增长72.03%;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61.13%;每股收益为0.19元。 菲林格尔 2016年 公开资料显示,菲林格尔主要从事木地板(主要为强化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橱柜家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2016年,菲林格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018.43万元。 2017年 8月22日晚间,地板企业菲林格尔披露了其2017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4.1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3.65万元,同比增长14.61%。 每个企业的发展方向都不同,有些企业通过上市的方式来获得融资,还有些企业走向了并购的道路。其实,不论利用何种方式,在企业迎合市场的过程中,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分清利弊,才能真正拥有长远的发展。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