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产融服务:金融科技迎来下一个风口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金评煤            发布时间:2018-09-27 14:44:44

当今数字经济及万物互联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商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商场和门店日渐门可罗雀,而网络购物和移动支付等各种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向数字化快速迈进。与此同时,金融行业用户的消费行为和需求模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金融服务亟需打破壁垒,融入各种新兴应用场景,一个由新技术支撑的新金融时代正快速到来。我国金融机构需要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推进转型升级。

金融机构普遍面临转型,经营模式亟待创新

当前,在我国金融用户中,90后乃至千禧一代等“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力,用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和虚拟化。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中产的崛起,特别是他们重度互联网化的消费习惯,已成为银行业务场景及经营模式转型的新风向标。

为适应市场环境及新客群的变化,银行的服务渠道和业务场景正从“面对面的柜面交易”向突破时空限制、更为便捷的移动互联网迁移,带动移动支付及各种金融机构非银渠道创新空前繁荣。“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真正作为一种服务融入各种新商业场景,无缝嵌入企业及用户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这已成为银行在营销获客方面的必由之路。

随着银行客户群及消费模式的不断变化,个性化、便捷性的金融产品服务、快速的产品创新将成为常态。银行需要运用消费行为数据和精准分析进一步聚焦客户,在经营中实时满足客户需求。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推进“大零售”战略,由企业用户向消费者、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从封闭到开放,推进变革,重构业务模式, 发展普惠金融,基于全新的市场环境构建新的服务能力和体系。

而互联网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海量用户规模,全天候、高频的金融业务交易,多种多样的服务场景,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也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造了有利的应用环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不再是一句口号,新技术切实成为推动银行变革、提供新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银行正采用新技术构建其新的IT架构和业务支撑能力,以支持其战略转型升级和快速的产品服务创新。

金融科技的下一站,产融服务创新

近年来,新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在经历了2.0及3.0时代后,正向4.0时代快速演进。得益于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增长,我国的消费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自2008 年至今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国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显示,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近6万亿元,按照20%的增速预测,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移动支付方式不断覆盖着人们的消费场景;与此同时,京东白条、小米分期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金融科技在助力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产业金融服务方面仍创新不足。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严峻。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机制和有效渠道,多数中小微企业无有效抵押,内部经营状况难以提供可信数据,银行面临风控难、征信成本高等待解问题。

世界银行、中小企业金融论坛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我国41%的中小微企业存在信贷困难,超过2300万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无法完全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满足。

所以,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就是如何利用新技术推动和解决产业金融的发展难题,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让产业实体特别是最有活力的创新企业、民营企业获得所需的金融资源,产业金融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下一个风口。产业金融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我国产业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

华软科技,打造金融科技服务新模式

华软科技,是近几年快速崛起的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整合链接银行与企业两大垂直行业的金融科技力量,把握金融服务市场变革的机遇,布局金融科技的全新服务模式。从2016年起,公司陆续整合了银行IT、企业供应链管理及移动化服务、开放支付等领域的优质资源,打通了金融科技产业链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为金融科技战略的落地和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公司也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自主研发了分布式架构、互联网开放服务及区块链等一批新的技术产品,可支持创新型银行和高成长企业的创新发展,加速产业与金融的快速融合。产融时代,华软科技致力于打造金融科技的新模式和新体验。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