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都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投入颇多,但是对这些投入的评价却难以真正反映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价值。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业务评价机制主要是建立在传统三张财务报表之上,而财务指标主要是反映了高现金流业务的现时价值,无法准确反映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综合价值。 实际上,单纯从财务角度来并列考察“现金牛”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往往会对后者产生低估,而对这种低估的修正又往往依赖治理层的经验决策,这一点对于发展时间较长、业务结构复杂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突出。 为了准确评价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效益、趋势和价值,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需要着力构建一个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评价工具以及相对应的一系列评价机制,也就是所谓的“第四张报表”,本文将之称为互联网金融经营报表,简称互金报表。 互金报表产生的背景 互金报表的含义包括,首先这张报表的描述对象是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其次报表主要是反映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现时经营状况,最后报表秉持用户中心的原则,主要以用户数量为指标单位。互金报表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数据驱动经营模式以及传统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共同作用的背景下自然产生的。 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孕育互金报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业务数据空前丰富。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业务线上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央行的统计,2013年商业银行离柜业务率只有63.23%,到2016年这个数据已经达到84.31%,2017年很多电子银行业务做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已经达到90%以上。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积累了大量互联网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用户特征,交易记录,渠道偏好,产品使用行为以及地理位置等。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合作的逐渐加深,除了银行内部数据,还可以从外部获取一些购物、交通、娱乐等方面的数据。 时至今日,网络数据的积累已经到达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奇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每一个希望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有所作为的商业银行都会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络业务数据。 数据驱动经营模式需要互金报表 在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不断完善的今天,通过数据来驱动业务成长已经成为常态,新的经营模式对数据和规模、形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单一的数据结构已经无法准确揭示公司的运营状态,需要丰富观察角度,特别是从互联网用户的角度对公司的产品、渠道和品牌进行更全面的考察。 然后,分散的数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整体经营模式的要求,急需对以往散落在各个渠道、产品科目中的各种业务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整合。同时,业务数据来自不同业务部门,导致它们往往具有强烈的部门特色,经常存在口径不同,时间不统一,侧重点不一样等问题,不便于综合利用,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制度建设,提高一手数据的质量。 传统报表的局限性催生互金报表 现行的财务报表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难以精确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具体来说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通常是业务收入与支出、应收应付、费用等综合的货币计量定额数据,但是企业的战略布局、行业地位、业务创新、数据资产等隐形价值却无法被准确地反映。 同时,财务会计报告需经过编制与审批,并由审计师进行审计后才能提供,无法满足及时性的要求。根据历史情况基于财务角度的传统三大报表已经难以满足管理者对公司全面、及时的考察需求。正是由于这种局限性和滞后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加大了非准则财务数据,甚至非财务数据的比重,以便更全面、更准确、更清晰地展示企业价值。 总之,在当前及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需要探索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工具盒机制来展示企业互联网相关的高价值非财务数据,构建互金报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 互金报表架构 互金报表不同于传统的三张财务报表,更关注企业的非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尤其是用户数量、用户标签、用户使用行为等互联网特性的业务数据。这些能够体现用户行为和喜好的数据,同样能够揭示商业银行互联网业务的价值。与此同时,非财务数据难以衡量、可追溯性差、可比较性难等也是构建互金报表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互金报表的价值 互金报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投入评价,价值预测和内部治理上。首先,互金报表可以对资源投入的效果进行评价。过去的资源投入体现在以往的财务数据上,而产生的效果体现在现时的业务数据上,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通过对二者进行跟踪分析,结合不同时段的具体市场情况,可以理清资源投入和业务效果之间的关系,估算资源投入应该产生的效果,再通过与现有的业务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对资源投入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价。 然后,也可以根据同样的原理,理清价值传导机制,从而依据现在的业务数据表现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收益进行预测。更重要的是,互金报表有利于在公司治理层面准确展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价值和趋势。相对而言,管理层对业务的具体情况更加了解,而治理层对组织全局和方向有更强的把握。 治理层的决策依据主要来自于报表和文件体系,所以报表体系能准确、充分的反映各个业务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非常重要。通过将互联网业务数据成体系的以报表形式呈现,可以促进管理前置,有利于管理层更准确的表达、治理层更清晰的洞察,从而对互联网金融业发展有更强的把握,同时公司内部也更容易就互联网方面业务达成共识。 互金报表指标选择 商业银行制作互金报表,选择好数据指标很重要,综合来看需要秉持一个中心、三个要素的原则。数据考察角度以用户为中心,所有数据围绕用户视角、用户体验、用户评价的原则。基本框架由用户数据分析,渠道数据分析和产品数据分析三个部分构成。 在每一个分类之下,需要若干按需定制的小指标。如用户数据分析一般包括用户画像、高净值用户、用户的区域分布等信息。渠道数据分析一般包括用户分布、渠道形象、引流规模等,体现出如何去服务、覆盖用户,提供哪些手段,这不仅解决了用户是怎么来的,还能帮助在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怎样去留住优质用户。 产品数据分析一般包括中收水平、用户体验等,体现出用户对不同产品的评价,与不同产品的匹配程度以及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等信息。银行需要通过调研,将与自身财务价值相关的数据提取出来填入表中,并据此综合评估互联网金融业务价值。 互联网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联系 明确互联网业务数据和传统财务数据的联系是互金报表应用的关键一环。但是,互联网业务数据不像传统财务数据一样具有明确的算术关系,构建二者的联系需要运用计量手段。目前国内互联网数据报表方面的先行者-德勤中国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数据分析团队收行集了百度、京东、新浪等29家互联网企业过去6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数据。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个体固定效应截面模型等多组模型的测算,发现以上29家公司的“市值”和“自由现金流”及“用户活跃度”的综合拟合度达到99%。进而德勤发现,若使用用户行为数据如活跃度、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等来代表自由现金流,形成非财务数据模型,其综合拟合度也达到94%。 通过以上的初步测算,可以看出以用户数据为核心的业务数据,和企业的传统财务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较为稳定的回归模型。说明通过计量手段测算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的联系是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 互金报表发展需要关注的地方 互金报表要立足于以用户为中心 网络金融业务具有单笔小总量大、周转率高、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所以对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的把握是业务发展的关键,互金报表中也要着重体现出用户价值这一点。 在数据层面上,具体指标选择无论是用户价值、产品价值还是渠道价值,都是从用户的视角观察形成的,展示出的是用户眼中的产品和渠道是什么、怎么样、那些地方好用那些地方有缺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互金报表的互联网业务属性。 在结构层面上,要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优先体现当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业务信息,前置或者单列展示市场上新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要根据用户体验调查的结果加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相关信息的比重,全面展示用户对商业银行互联网渠道和产品的使用感受。 在运用层面上,互金报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用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评价以及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同。互金报表的中介目标是对业务投入的评价、对业务发展的预测等,但必须明确最终目标是提高用户的认同感和使用率,为商业银行接近用户、掌握用户提供指导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出现互金报表的价值。 互金报表要注意与前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 无论互金报表怎么构建,最终是要和其他报表一起作为决策依据对公司治理提供支持的。如果缺乏与其他三张报表的联系,将会降低第四张报表决策支持的价值。 互金报表与三张传统财务报表的联系各有侧重点。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银行负债形成的来源上,也就是哪些渠道形成了目前的银行负债。与损益表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中间收入的形成上,展示了不同产品在中间收入构成中的贡献率和变化趋势。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由现金流与用户活跃度、日使用次数、使用时长等用户数据的强相关性上。 由于计量手段的使用,互金报表的勾稽关系检查要比传统报表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前置条件,核心是要保持拟合优度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对公司、市场、监管层面的特殊事件持续保持关注以及时剔除干扰项。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表现不一致的地方,就需要对二者的勾稽关系进行再梳理,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特别是其中可能蕴含的潜在风险。 互金报表要注意对科技属性的考察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用户对于一个产品的科技水平高低也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运用和运用程度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互金报表要特别注意对科技属性的考察。 用户方面要展示出用户对现有产品金融科技水平的感受的期望,包括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但是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那些金融科技技术。渠道方面要意识到不同渠道适用的科技产品是不同的,所以考察渠道的科技属性需要有针对性。 产品方面要注意对科技属性的分阶段考察,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动态的,其在金融产品中的应用也是有选择而且滞后于科技发展前沿的。所以,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科技属性展示也要注意分阶段动态观察。可以为技术应用设计多个小目标,在设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功能效果,并持续考察用户对产品科技变化的反馈情况。 要注重数据管理的机制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国内商业银行的数据量已经非常庞大,并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要维护好、利用好这部分数据就需要注重数据管理的机制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要完善数据治理架构与体系,从组织、流程、运营、标准、监控、考核等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体系,确立数据文化,依照银监会数据质童良好标准等各类监管要求,数字化转型统一源数据的基础数据标准,在源系统中增加适当的自动化控制,提升新增和历史数据质量。 二是要打通企业内部的数据通道,建立统一化的智能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无缝链接,使散落在不同渠道和产品中的数据得到集中利用。 三是要构建内外部数据的整合能力,因为仅仅依赖内部数据难以准确分析用户行为和行业动态。银行可以先考虑建设或提升外部数据管理平台,接收、清洗与标准化外部数据,再与行内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市,供互金报表使用。 互金报表常态化需要形成共识 一个管理者,无论来自什么专业背景,对于资产负债、损益和现金流量表的认识是统一的,这是三张报表得以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核心数据支持的原因。互金报表要充分发挥其数据资产的价值,需要企业、行业和社会对业务数据的来源、含义和勾稽关系有所认识,对互金报表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形成共识。 目前来说,互金报表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设计和构想特别是在不同企业指标选择的针对性和与前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和完善。不过,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数据空前丰富、管理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尽快构建完善针对互联网业务的数据报表势在必行。 可以预见,当企业间对互金报表形成了统一认识并成为常态化的披露内容之后,报表本身的用途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包括业内先进企业的对标、互联网金融市场总体发展的预测、系统性风险的把握都将大量使用到互金报表。 本文主要针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价值评价问题,就互联网金融经营报表产生的背景,组织构架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实际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重点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得出了要立足于用户为中心、要注意与前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要注重科技属性的考察、要重视数据管理机制建设,要就互金报表常态化形成共识等结论。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