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重庆农商行:加快数字赋能 助力西部高水平开发开放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18 10:25:33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挺立于浩渺的历史长河之畔,肩负着带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也承载着国家进一步深化陆海双向开放的梦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主动担当、勇立潮头,充分发挥全国首家万亿农商行、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的综合服务优势,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行”战略,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金融科技和数字变革,不断创新产品、模式、渠道以及服务,从多个层次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为高水平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数字化转型领跑者——

“科技+人才” 发展基石不断夯实

作为重庆市资产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强、服务网络最广的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近年来深入推进“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体四驱”发展体系。

尤其在“科技兴行”战略方面,该行第一时间作出适合自身的全局战略规划,并在去年全新编制《数字化转型规划(2022-2025年)》,确定了“1234N”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明确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最具科技活力的“数字农商行”总目标,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

——坚持“三个变革”,找准转型突破口。重庆农商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构全行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从以业务中台建设推进业务模式变革、以管理中台建设推进管理流程变革、以数字化运营推进组织架构变革“三个变革”着手,全面实施数字化基因改造,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

——打造“四自模式”,激活转型新引擎。重庆农商行在全国同类机构中率先成立金融科技中心,构建了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金融科技中心、科技信息部“一会一中心一部”组织架构,打造形成自建团队、自主研发、自有技术、自创产品的“四自模式”,涵盖科技建设、创新应用、风险监控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

——强化人才支撑,夯实转型软实力。近年来,重庆农商行放眼全球、深挖内潜,构建起“渠道+业务+数据+科技+合作”全面发展的人才梯队。截至2022年末,该行金融科技人才数量超过500人,占比达3.54% ,其中博士5人,形成覆盖金融能力版图、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人才梯队。

随着金融科技敏捷创新开发不断加快,重庆农商行已形成具有农商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专利池”和“标准库”。截至2022年末,全行各类专利超120项,3项企业标准入选2021年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相关标准化建设经验入选金标委《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21)》。

随着科技与业务加速融合,2022年,该行实现90%以上柜面交易的线上化选择,人脸智能识别技术运用覆盖100%的网点,电子交易替代率达97%;日均智能决策85万笔、同比增长1.2倍,上线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场景34个、处理效率平均提升12倍;手机银行客户数突破1352万户,自研10余款线上产品,线上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

“双圈”建设先行者——

“数字+场景”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今年3月发布的《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到,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市属金融国企,重庆农商行倾力为成渝“双圈”建设贡献金融力量,以1755个物理网点、1067个普惠金融基地、455个便民服务点、近3万台电子服务设备、超1300万户手机银行用户,打造出重庆市触角最深、覆盖最广、离群众最近的金融服务场景。

截至2022年末,重庆农商行已与15项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开展业务合作,向成渝地区重点项目以及四川相关企业授信超过1040亿元。其理财子公司还研制开发了中证渝农商理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列指数,成功发行与该指数挂钩的主题理财产品“成渝宝”。

为精准破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重庆农商行创新推出“渝快贷”“房快贷”“票快贴”“捷房贷”“税快贷”“渝账通”等16款数字化金融产品,涵盖信用、抵押、质押、贴现、分期等多种业务种类及信贷服务场景。

为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重庆农商行在全市率先推出“云签约”“自助抵押”“自助续贷”等金融服务功能,率先实现客户在线签署信贷文本、在线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在线办理无还本续贷等业务流程,小微贷款线上用款替代率达93%、线上续贷替代率达97%。

为普惠川渝民生,重庆农商行还大力拓展适应老年人、农民、新市民等各类群体的金融创新应用场景。“方言银行”“空中银行”“数字员工”“微银行”……这些金融创新切实弥补了“数字鸿沟”,为广大客户带去了更加智能、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推动者——

“线上+线下” 服务触角持续延展

除了产业生态,《行动方案》还提出,实施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多年来,重庆农商行始终秉承“支农支小”的使命,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打造惠农信贷产品和数智金融服务,着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奋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农商行样本”。

除了以“特色+标准”模式在农村地区打造80家乡村振兴特色机构外,重庆农商行又聚焦特色产业,创设了“涪陵榨菜贷”“江津花椒贷”“云阳面业贷”等13个特色信贷产品,并通过“数字+普惠”模式,引入外部大数据与行业数据融合运用,推动产品数字化、服务线上化、授信批量化、风控智能化。

金融模式创新的同时,重庆农商行还升级金融服务工具,建设多个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系统,支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数字乡村建设,并以数字普惠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截至2022年末,在县域地区设立网点1450个,投放智能柜台1828台、自助柜员机3003台,建成农村便民点455个,开行“流动银行服务车”5台,构建了“乡镇有实体网点、村社有自助服务、家有手机银行”的现代化、智能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将“支农、助农、扶农”金融经验与金融科技相融合,2022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约200亿元,超过2100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30%,“三农”业务指标均居重庆市银行同业前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者——

“协同+创新” 服务内涵持续丰富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是重庆高水平推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最新要求。

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积极发挥地方主力银行的优势,从倾斜信贷资源,到创新融资模式,再到聚焦开放共享,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内涵,倾力支持建成更高水平的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陆海新通道贷”,是重庆农商行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企业量身定制专项融资产品,2022年7月在全国率先落地。该产品创新“银担分险”模式,引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重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多方联动,帮助名单内企业降低融资门槛,获得信用贷款。目前,该行已发放“陆海新通道贷”1140万元,有力支持了外贸企业发展。

创新推出专属产品,只是重庆农商行全力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一环。近年来,该行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单列信贷计划,量身定制“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贷款超过200亿元,支持“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过170亿元,支持铁路、高速、机场等重点项目贷款超过800亿元。

此外,重庆农商行还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深化合作,通过陆海链系统运用铁海联运“一单制”参与陆海链融资场景,成功发放多笔贸易融资;与物流企业联合探索创新“金融+物流”合作模式,促进企业贸易单据电子化和融资便利化,为重庆本土银企合作打造了新的示范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还联合广西、贵州、甘肃等地区农信社共同签署《多方业务合作协议》,支持上述省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通中西部内陆与南部沿海、东南亚地区的物流贸易通道,助推中西部地区实现联动发展新格局。

潮涌两江争胜势,奋勇开创崭新局。面对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潜力加速释放,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始终坚定站位,积极践行地方金融国企责任担当,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新引擎,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新的更大金融力量。返回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