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 每一次生产力变革, 都因其显著的“双刃剑”作用引起过大讨论。 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我们既享受它带来的低成本优质服务, 又恐惧于它会摧毁现有的秩序。 不久前,成都某公司开发的机器人和高考状元展开了一场解答高考数学题的较量,虽然机器人最终落败,但其理解语义、逻辑分析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令人赞叹。从简单的娱乐游戏到辅助人类智慧决策的工具,人工智能正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尽管人工智能仍处于“婴儿期”,但它的时代或许正悄悄到来。 创新教父李开复近日在公开演讲时作出惊天预言,他认为,人工智能、文化娱乐、在线教育、B2B、消费升级这五个领域将会是继互联网之后的风口。同时,李开复还指出:未来非常血腥,90%的人会失业,五秒以下的工作将全面被人工智能替代。
接着,李开复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将人们心中的恐惧进一步具体化。 他在文章中称,“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并不完全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且不谈远的,在近在咫尺的未来,人工智能就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三大威胁: 一、大量岗位和职业消失,大批人员失业。其中大部分是低薪岗位,也有部分高薪岗位。 典型的如银行出纳员、客户服务代表、电话销售员、股票和债券交易员;甚至律师助理和放射科医生这样的工作也会被智能软件所取代。假以时日,人工智能技术还会学会控制如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这类半自主或全自主硬件设施,逐步取代工厂工人、建筑工人、司机、快递及许多其他职业。 二、开发及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和企业“强者更强”,赢得垄断暴利。 李开复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举例来说,中国的语音识别企业科大讯飞,人脸识别公司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就市值来讲,都已经成为行业翘楚。在谷歌、特斯拉及优步等企业的引领下,美国的无人驾驶技术也是首屈一指。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中美七家企业——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正快速将其运营版图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尽可能占据更大份额的人工智能市场。 三、中美两国形成新技术霸权,其他国家沦为依附体。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主要被中美两国企业所掌握,上述垄断财富也将流入中美两国,其他国家还要承担因此带来的失业问题。 李开复据此推测,为避免本国陷入贫困动荡,这些国家会与提供最多人工智能软件的国家——中国或者美国——进行磋商和谈判,最后以特定人工智能企业在本地用户中的盈利来换取国家所需的社会福利补贴。从而最终成为中美两国的经济依附体,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将重塑当今的地缘政治版图。
果真如此吗? 对此,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写了一篇《人工智能远不能取代人类工作》回应,对李开复上述三个观点一一进行反驳,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没有一个靠谱的。 他反驳李开复的理由是: 一、机器人至少要30年才能取代清扫、空姐、保姆等工作,到时人们工作时长减少,收入增加,会催生巨大的教育、医疗、旅游需求,吸收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劳动力。 二、技术无法垄断,消费者得到低价和高质的产品服务,成为最大的得益者。 梁建章称,的确,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这有利于大公司。但是世界上有不少有大量数据的大公司,举例来说,在无人驾驶领域,Google, Tesla, Uber 还有几家中国公司都有足够的数据成为有力的竞争者。一般的规律是,只有要3个以上接近的竞争对手,就赚不到太多的利润。 历史上很多革命性技术,如蒸汽机、计算机,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提升,但是发明或使用技术的公司并没有赚到巨大的利润。就是因为超额利润会很快消失在激烈的竞争中。 三、中美会成为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但不会有钱到影响国际关系。 没有全球失业导致的经济危机,也没有技术垄断企业赚取暴利,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上的优势,与其他产业优势一样,是国际贸易中的加分项,但还不至于能改写地缘政治版图。 两位大佬对人工智能有着迥异的判断,那么人工智能究竟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呢?
回到当下,虽然眼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霸占互联网,但时代变革,BAT不可能永远占据“山头”;确实,我们有必要寻找到互联网行业之后的下一个风口。 以前所谓的互联网用户红利,纯粹靠炒用户、烧钱、买用户、增加流量的方法如今已经行不通了。 当整个互联网市场在爆发式成长的时候,你可以先烧出用户来,再想怎么挣钱。当互联网的成长在放缓时,要做互联网投资的话,就只能选择一些飞速成长的领域了。至于暴起暴跌的P2P,赚钱的机会或许有,但同样有很大风险。而O2O,这个领域同样经历过爆发式成长,但随着泡沫加剧,大批死亡企业名单早已经让这个领域阴霾重重。 如今看来,人工智能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长的风口;中国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气势汹涌的人工智能浪潮,基于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先天优势”,中国将在这波时代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1、人才储备。高素质顶尖人才,永远是一个新兴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力量的半壁江山,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43%的人工智能论文作者里,都有华人的身影。另一方面,中国年轻人数学好,可以快速训练大批“人工智能工程师军队”。 2、约束较少。相对来说,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约束较少。比如政策上,采取的是鼓励为主,如无人车领域。在社会层面,对隐私较不纠结,如信用、健康医疗数据等,中国没有美国的社会监督和自律期望。 3、大量资金在寻找风口。许多中国企业坐拥海量数据和充沛资金,一旦出现新的风口,他们就会一拥而上,人工智能无疑是一个良机。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为了转型升级、扩大规模,都会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关于人工智能,学界尚没有统一的准确定义。通常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是一套利用机器智能解决问题的手段。 “过去的算法,人类给计算机下达指令来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想解决的问题,它就可以自行选择算法来解决,这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专家邓力说。 “比如给瓶子安装盖子,如果只是机器人重复加装动作,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只有机器人能根据瓶子方位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并能对突发状况做出正确反应,才称得上是人工智能。”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说。 邓力认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学习能力,即机器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不断优化算法。例如“阿尔法狗”就能梳理决策模式,并从之前的比赛中吸取经验,平时也会通过跟自己下棋来强化学习。 让人工智能更加“智慧”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之一。 比如,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将人工智能与脑科学连接起来。近年来,科学家正尝试将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互联互通,以达到更高级的人工智能形态。通过与神经学、生物学的结合,最终发展出能理解人类感情和文化的人工智能。 林元庆说,帮助人类拥有更好的生活,是人工智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部分工作,但在创造力方面还有很大空间。乐观的科学家估计,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更“智慧”,会和互联网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这,引发了一些可怕的预测—— “一旦经过人类的开发,人工智能将会自行发展,以加速度重新设计自己。”霍金,这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在世科学家说,“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演化的限制,人类不能与之竞争,最终将会被代替”。 比尔·盖茨曾认为,人工智能将最终构成一个现实性的威胁,但它在此之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 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商业太空飞行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不是人工智能的坚定拥护者,相反他称后者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这些耸人听闻的论调的出席是因为他们认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存在一个奇点。如果人工智能突然越过奇点,瞬间产生了意识,可以迅速吸收人类的文明,发展出新的文明。 是不是很刺激? 但不管怎样,人类被当作机器用了太久,而由机器人取代我们,帮我们处理繁琐重复的机械性工作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