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版《中国药典》正式实施,中药材农残检测标准迎来历史性升级。2025 年 3 月落地的新规将禁用农药检测项目从 33 项增至 47 项,检测要求更趋严格,为中草药健康产业划定更高安全门槛。作为行业标杆,无限极凭借前瞻性布局与全链条质量管控,首批实现 47 项农残检测全部达标,以扎实的品质功底守护消费者养生安全。 早在 2024 年 7 月药典修订草案公示阶段,无限极便迅速启动原料风险排查。企业联合华测检测等权威机构,历时 3 个月搭建覆盖全部 47 项指标的检测体系,对茯苓、菊花等核心原料开展多维度筛查。数据显示,117 批次原料、5499 项检测项目均未检出禁用农药,艾氏剂、氟虫腈等重点指标检出限远低于标准限值,率先通过这场 "品质大考"。 这份优异答卷源于无限极 "源头严防" 的质量哲学。在全国 70 多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企业建立起从土壤到水源的精细化管控体系。以云浮郁南县巴戟天基地为例,经第三方检测,其灌溉水质达到饮用级标准,土壤农残指标仅为国家标准的 1/5。针对枸杞等核心原料,无限极在完成药典规定的 47 项检测基础上,额外开展 200 余项农残筛查,用 "超国标" 要求构建安全屏障。 在生产端,无限极的质量管控同样彰显技术实力。企业斥资升级的新会检测中心配备 LCMSMS 等国际顶尖设备,检测能力覆盖全品类原料,结果获全球 100 多个国家互认。通过 "天眼" 追溯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从种植基地到生产车间的全流程信息,实现 "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管控" 的透明化管理。最新数据显示,其原材料到货合格率稳定在 99.5%,供应链效率居行业前列。 作为《无限极质量安全白皮书》的践行者,企业构建了 "种植管控 - 原料检测 - 生产监控 - 成品检验" 的全链条管理模式。这种端到端的质量体系不仅严守药典红线,更将现代检测技术与传统养生智慧深度融合。例如在三七粉生产中,创新采用脉动真空干燥工艺替代传统辐照灭菌,既保障成分活性又避免潜在风险,相关技术已实现行业共享,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面对日益严苛的行业标准,无限极相关负责人表示:"从 33 项到 47 项,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企业的责任,就是在法规要求之上多走一步。" 此次农残检测全达标,不仅是对 "100-1=0" 质量理念的践行,更标志着无限极从标准跟随者到品质引领者的跨越。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