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此,在宏观政策取向上也有很多新提法、新亮点。 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新提法的核心内涵?对于多年来一直强调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们该如何准确认识?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过去多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及的“新型工业化”一词有什么新的内涵?警示经济风险是近五年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不变”的关注点,今年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法跟往年有何差异?金融业又该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围绕这些问题,第一财经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 图为赵昌文 高质量发展主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第一财经: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赵昌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质量发展给出了一个总体的概括。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综合以下两个视角和方法,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进行把握。 一是“从反面看正面”的逻辑。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比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风险过度积聚、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质量发展;反之,促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创新驱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是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据。凡是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其中,首项工作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您如何理解两者更深层的关系? 赵昌文: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就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具体来说,目前比较紧迫的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破除无效供给,清理“僵尸企业”,强化环保、市场监管约束,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控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金融、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领域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着力补齐软性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 在制造业方面,需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载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面向新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和服务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群,构建和增强我国制造业的集群优势或产业配套优势。 在生产要素方面,因为要素质量决定产品质量,也决定着产业发展质量、供给体系质量和整个经济质量,所以,要推动要素质量变革,着力提升创新成果质量及效率,提高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提高金融资本质量及效率。在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平衡的同时,通过引入有效竞争、推动金融智能化转型等方式提升金融体系效率,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第一财经:您刚才说,以上是比较紧迫的方面,那从长远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赵昌文: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比如构建市场机制有效的经济体制,一方面,要完善产权制度,培育合格市场竞争主体,使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完善各类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完善地方政府举债约束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完善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推进要素市场化,使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此,需要推动资源价格、资金价格(打破刚性兑付)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 从宏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就是速度、就业、价格、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比较均衡的发展,就是比较好地解决了实体经济内部、实体经济与金融、实体经济与房地产三大失衡的发展。所以,要不断健全市场基础设施,为政府有度且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抓手。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特别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当然,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建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作为保障,包括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 稳中求进是治理结构性失衡的现实需要 第一财经:“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再次被强调,印象中,这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这次“稳中求进”有什么新特点?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