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家兴。在近年全面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推进之际,立法工作重要性凸显,亦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3月12日,全国人大举行记者会,邀请相关人士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立法工作在两会期间也取得诸多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所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一年将研究制定房地产税法,这是本次两会官方对于房地产税的第四次表态;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在答记者问时称,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建议已经将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消费税、契税等6部税法列入,适时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证券法修订草案等。 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深化改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立法与改革决策的关系需要重塑,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立法与改革决策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 回顾过去五年,立法在引领和推进改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几乎每一项重大改革,都涉及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关系。最典型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真研究疏理,改革领域涉及现行法律139件,需要制定、修改和废止的立法项76件,今年两会重点提及的房地产税立法、证券法即在其列。 同时,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新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5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这些法律所调整的问题,恰恰是改革的焦点与目标。 以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税法》为例,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后的环保法,开启了中国依法治污的新纪元。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诸多经济成付出了相当大的环境代价,那么过去五年来,对环境保护以及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视却是史无前例的。不仅如此,为了与环保改革更紧密地衔接,改变污染企业排污罚款较少的侥幸心理,环保税为企业排污戴上“紧箍”,因为《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不再征收排污费。 市场经济体制是近年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过去五年确立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修改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等,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更加繁荣有序。 同样在今年1月1日起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乃对原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时隔24年的首修,针对当前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规则,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中小企业促进法》则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了财税支持相关政策,完善了融资促进相关措施,特别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减轻企业负担、减化小微企业税收征管和注销登记程序,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此外,近几年立法工作在教育、网络安全、核安、民法等领域也多有进展。 当然,立法与改革决策的良性互动,并不意味着立法仅仅是简单地、单纯地“符合”改革要求,而要通过整个立法程序,使改革决策更加完善。同时,立法要为改革决策预留空间,有些属于探索的领域,如改革方向确定了,但在具体怎么改、制度怎么设计还未成熟时,立法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将来的改革发展预留空间。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