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剖析旅游消费金融:去哪儿每年规模100余亿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17-05-11 08:55:43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随着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着旅游,但是“钱包那么小,哪都去不了”的现状又让人感觉很尴尬。于是,在消费金融爆发的同时,衍生出了旅游消费金融的概念。

旅游消费金融现状:大渠道商成“香饽饽”

据国家旅游局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约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约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加上消费金融正处于风口,旅游消费金融的前景可期。

在这一浪潮下,市场也出现了很多消费金融公司与旅游平台合作的旅游消费金融产品。

如:驴妈妈的小驴白条;去哪儿网的拿去花等等。

旅游消费金融产品,与所有场景类消费金融产品相同,渠道商在行业中有强大的议价能力,但是它们在早期缺乏风控能力。

目前,几乎所有的消费金融公司或助贷机构都主动找有场景的旅游消费渠道商。大的消费渠道商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所以现状基本上是消费金融公司抢着给渠道商各种费用。

要搞清楚消费金融在旅游场景是否有机会,我们可以先分析去哪儿网的消费金融产品“拿去花”。

去哪儿网消费金融:“拿去花”的生意经

拿去花的产品形态很简单,即对现有的去哪儿用户授信一定的额度,一般是从1000到10000元不等。消费场景是用户购买酒店或机票的时候,顺手支付的工具。

拿去花额度是可在去哪儿网购买产品的虚拟信用消费额度,目前去哪儿的所有旅游产品都支持使用拿去花支付,包括机票、酒店、度假、门票等品类。用户就像拿到了一张专门在去哪儿网上使用的专项信用卡。

用户在支付时,勾选“拿去花”支付,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订单支付。整个支付流程相比微信支付、快捷支付等传统第三方更便捷和稳定。

对于新用户,需要在线花费3分钟填写申请信息并绑定银行卡。激活开通的过程十分迅速,中间没有任何等待,从提交申请到获得额度确认反馈,前后时间不超过3秒钟。

整个过程全部线上完成,没有任何例如电话审核、面审之类的线下操作。相比目前传统银行旅游分期申请耗时1个工作日的常规流程,有着鲜明的对比,而拿去花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从申请、审批及结果返回的全部流程。

去哪儿网没有小额贷款牌照和消费金融牌照,所以拿去花产品的资金方不是去哪儿网,而是一些对外的合作机构,比如银行或者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

拿去花和一般的消费金融产品不同的是,有一个月的免息期。如果用户一个月之内还款,这笔消费分期贷款其实并没有形成,而且也没有利息作为利润。

虽然用户比较偏向于使用一个月的免息期,但真正做消费分期的用户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据悉,目前拿去花每年的贷款规模在100多亿左右。

旅游消费金融的本质:回归场景

01 手续费or分期利率

虽然众多消费金融公司挤破头都想在旅游场景上分一杯羹,但是目前旅游行业做消费分期的利润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或者助贷机构都处于亏损毛利润的状态。

一般来说,消费金融公司放一笔款,是需要给消费渠道缴纳手续费的,这笔手续费有可能与分期利率相等。而且,与越大的渠道商合作,消费金融公司的收入就会越低。

比如众信旅游与北银消费就是一个消费金融公司亏钱做买卖的例子。

02 回归场景本质

消费是消费者决策后的动作,而消费金融是为了加速消费者的决策。

旅游行为是需要消费者提前做出计划的,毕竟“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

所以,消费金融到底能在旅行场景为消费者加速或促进多少决策的速度,这个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是,拿去花等消费金融产品的出现及效果,说明这个市场确实是存在真实需求的。

但是目前,大多数公司都将自己的产品设置在了旅行之前,这让旅行社或者OTA赚走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毛利润。

也许,消费金融公司该把旅行场景想得更加全面一点,做一些垂直领域更靠谱。比如出国旅行的保证金代存业务等,这样可以不被OTA分走利润,同时也能获得客户。

03 扩大规模or专注细分领域

其实旅游场景的消费金融与所有的场景类金融相同,要增速就得需要和大的消费渠道商合作,要利润就必须做垂直细分领域。

市场上很多与OTA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无非是想拿到用户数据,同时想对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然而,有很多消费金融公司连app都没有,对用户二次开发恐怕是自圆其说,冲贷规模恐怕才是最终目的。

未来,给用户更多选择

总体说来,旅游是一个非常意思、而且潜力巨大的场景。现在的消费金融公司还玩的比较初级,都集中在旅游前的直接消费上。

其实国外有很多现成的消费金融产品,可以让用户出国时享受到信用卡之外更多额度的消费。

目前,国内行业公司太多,竞争很强,建议小公司从细分市场做起。大公司则可以考虑将业务移向国外。

旅游消费金融:线下线上冰火两重天,万亿市场终将落入谁手?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